霸王茶姬美股首日大涨15%!出海成为必选项?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安宇飞2025-04-18 18:38

随着霸王茶姬登陆美股,中国新式茶饮品牌的出海按下了“加速键”。

北京时间4月17日晚9点半,茶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28美元/股。盘中霸王茶姬股价一度上涨近50%,不过随后出现回落,截至收盘,股价上涨15.86%。

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在海外共有156家门店,此次赴美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之一是“构建海外供应链网络”。在国内新式茶饮市场逐渐饱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出海已成为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持续扩张的“必选项”。

凭大单品、高效率构筑“护城河”

霸王茶姬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式茶饮品牌。招股书显示,2022年,霸王茶姬营收为4.92亿元,到了2024年,公司营收已经增长至124.05亿元,短短两年,公司营收实现了24倍的跃升。

营收的大幅增长,得益于霸王茶姬“大跨步式”的门店开拓。2022年,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量为1087家,到了2024年公司门店数量已经达到6440家,其中有6271家门店为加盟店,加盟店比例超过97%。

在营收规模和门店数量“坐火箭”般增长的同时,霸王茶姬也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大幅上涨。2022年到2024年,霸王茶姬净利润分别为-9070万元、8.03亿元、25.15亿元。

在新式茶饮市场,霸王茶姬以“超级单品”战略构建了竞争壁垒。招股书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国市场的GMV(商品交易总额)中有91%来自“原叶鲜奶茶”。从2022年到2024年,该品类在GMV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霸王茶姬销售额前三的大单品占销售额比例高达61%。

和其他新式茶饮品牌不同,霸王茶姬产品线集中度高。据招股书公布,霸王茶姬的核心产品仅19款,2024年推出的新品数量仅15款。而作为对比,蜜雪冰城仅2024年前9个月就推出了105款新品。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霸王茶姬大单品突出、产品集中度高,营销势能“高举高打”。东吴证券研报称,中国现制茶饮市场竞争激烈,划分为低价(杯单价17元以下)和高价(杯单价17元及以上)两个价格带。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在中国共6284家门店,以门店数计市场份额为20.3%,已快速成为高端现制茶饮第一名。

超级单品策略、标准化的制茶流程和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得霸王茶姬供应链效率极高。开源证券研报称,2024年霸王茶姬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5.3天(蜜雪冰城为48.4天、古茗2024年前三季度为51.8天),物流成本占GMV不足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霸王茶姬目前发展迅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品牌特色和差异化。新茶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营销等方面来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

企查查信息显示,上市之前,霸王茶姬在一级市场仅融资两轮,总计超3亿元,身后投资机构包括复星集团、XVC、琮碧秋实。

出海成为新式茶饮品牌“必选项”

据招股书,霸王茶姬此次赴美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中国及海外门店规模、开发和创新产品,构建海外供应链网络、加强科技投入以支持业务发展和运营、满足公司一般用途和运营资金需求。

从国内市场来看,新式茶饮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度高。据灼识咨询发布的行业报告,在按商圈人口规模、交通设施、经营规模等因素排名的中国十大商圈中,每个商圈1公里范围内,约有50家现制茶饮店;在按销售额排名的中国十大购物中心中,平均每个购物中心有10家现制茶饮店。

柏文喜表示:“新式茶饮品牌不能仅仅依靠规模扩张来获取市场份额。卷规模的代价有很多,包括增加管理难度、提高成本压力、加大员工流失率等。”

因此,出海成为霸王茶姬在内的新式茶饮品牌保持高速发展的“必选项”。在2024年5月召开的“2024年国际茶日现代东方茶创新论坛”上,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表示,霸王茶姬计划服务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每年向他们奉上150亿杯现代东方茶。

据了解,2019年8月,霸王茶姬马来西亚首店开业,迈出了海外战略的第一步。此后加速布局,截至2024年底,在海外共有156家门店,覆盖地区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2025年,霸王茶姬计划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新开1000至1500家门店。近期将在美国洛杉矶落地北美市场的第一家门店,印尼首店也将于近期开业。

而海外布局最快的新式茶饮品牌是蜜雪冰城。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达4800家,相比2023年同期近4000家,增长超过800家。此外,茶百道也在加速出海步伐,截至2024年底,茶百道在海外落地了13家门店,其中韩国有7家门店。

“新茶饮企业出海面临的最大难点是文化差异和消费者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消费习惯、法律法规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新茶饮企业需要在海外市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品牌定位,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并获得成功。”柏文喜表示。

校对:李凌锋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