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跌破7.8万美元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余继超2025-04-07 23:16

加密币加入下跌行列。

4月7日,比特币价格跌破7.8万美元,日内跌超6%,加密货币也随着比特币下跌而集体杀跌。截至4月7日15时41分,比特币报7.5万美元,24小时跌幅达9.31%。以太坊、艾达币、狗狗币跌幅均超10%。

“加密币这一轮下跌并非内部周期性调整,而是全球宏观金融结构受到冲击的直接结果,核心诱因来自特朗普政府重启的‘对等关税’政策。”受访行业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美国关税政策采取反制措施,这将对加密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短期内,比特币价格走势可能继续承压。

加密货币震荡下行

加密货币再次“杀跌”。截至4月7日15时41分,比特币跌破7.8万美元,报7.5万美元,24小时跌幅达9.31%。加密货币随着比特币下跌而集体杀跌,以太坊、艾达币、狗狗币24小时跌幅均超过10%。加密资产数据平台Coinglass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加密货币市场共有超30万人爆仓,爆仓总金额为9.35亿美元,其中多单爆仓8亿美元,空单爆仓1.3亿美元。

事实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币近期已多次下挫。3月11日早间,比特币跌破7.8万美元,跌幅超过5%;以太坊跌破1800美元,跌幅接近12%;Solana(索拉纳币)、XRP(瑞波币)、艾达币跌幅均接近10%。Coinglass数据显示,24小时内,加密货币全网合约爆仓超9亿美元,爆仓人数超过32万人。

3月4日晚间,比特币盘中一度跌破8.3万美元,24小时内跌幅超过11%。2月26日,比特币一度跌超5%,跳水至8.4万美元下方,较1月底10万美元的历史最高位回调近20%。比特币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期货合约价格一度跌至82625美元,创下近三个多月来最低位。

OKX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伟对记者表示,比特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其中特朗普政府推进的“对等关税”政策是触发市场动荡的重要外部因素。随着美国对主要经济体加征关税,全球贸易局势趋于紧张,避险情绪升温,资金纷纷从高风险资产撤离。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对记者分析指出,这一轮下跌并不是加密资产的内部周期性调整,而是全球宏观金融结构受到冲击的直接结果,核心诱因来自特朗普政府重启的“对等关税”政策。这一政策预示着美国在进入2025年后将加速推行更具保护主义色彩的全球经济战略,从而扰乱了市场对未来全球增长、流动性与资本自由流动的基本判断。

“与此同时,美联储在通胀与增长双重矛盾之中对货币政策保持观望态度,也未能及时提供市场所期待的政策缓冲。利率路径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使得原本处于高估区间的加密资产更易受到情绪驱动的剧烈波动影响。且在前期价格高位盘整阶段,市场已经积累了大量杠杆多头仓位,缺乏有效的对冲机制。在宏观利空突袭之下,价格的快速下探触发连环爆仓,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下行趋势。”于佳宁表示。

短期价格走势承压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剧烈波动,核心在于其对全球经济前景和市场信心造成双重冲击。”赵伟分析指出,首先,加征关税提高企业运营成本、扰乱全球供应链,从根本上打压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其次,政策不确定性带来避险需求上升,资金主动回避高风险资产,比特币等波动性资产成为首批被减仓的标的;最后,在当前高度联动的全球市场中,风险情绪在各类资产之间快速传导,比特币不再“脱钩”,其表现越来越受宏观因素和传统市场联动影响,因此难以独善其身。

于佳宁认为,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股市与加密资产大幅下跌,其内在逻辑建立在多层级的经济关联上。关税政策本质上是一种贸易壁垒,直接提高了进口商品成本,这将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最终可能降低企业利润率。市场理性预期下,投资者迅速调低对企业盈利的预测,从而导致股票估值下调。当投资者预期全球贸易摩擦升级时,他们会提前对风险资产进行重新定价,这解释了股市的即时反应。

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资产而言,它们受到双重冲击。于佳宁指出,一方面,加密资产已与传统金融市场形成高度相关性,全球股市下跌自然引发加密市场的同步调整;另一方面,加密资产作为流动性敏感型资产,对宏观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尤为敏感。当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因经济担忧而被迫加速降息时,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反而加剧了波动。更为关键的是,加密资产市场的高杠杆交易特性放大了价格波动,大量多头头寸被迫平仓,导致价格急剧下跌,形成了市场情绪和价格之间的负反馈循环,最终引发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价格的大幅调整。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美国关税政策采取反制措施,于佳宁预计,短期内,比特币价格走势可能继续承压。贸易摩擦升级意味着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市场恐慌情绪难以迅速消散。各国反制措施的出台将加剧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投资者可能持续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敞口,比特币作为高波动性资产将面临更大的卖压。

赵伟也表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对美关税反制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恐将持续升级,宏观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在这种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难以回暖,短期内比特币可能延续震荡偏弱走势,难以获得实质性增量资金支持。

中长期来看,赵伟认为,比特币存在一定的上行基础,但其走势仍将高度依赖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路径的演变。若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并带动各国央行重启宽松周期,流动性释放有望重新抬升市场对比特币等稀缺资产的关注度。此外,随着ETF等金融产品落地、托管与合规机制逐步完善,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价值属性和配置功能正获得更多认可。

于佳宁判断,长期而言,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可能会巩固比特币的投资价值。持续的贸易冲突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重组,金融体系碎片化,各国为应对经济压力可能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政策。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的全球性资产,其稀缺性和不可篡改性可能获得更多关注。若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持续升级,并导致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信任受损,比特币可能被部分投资者视为对冲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选择。但这一过程将伴随着显著波动,价格走势将高度依赖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效果以及机构投资者对虚拟资产的接受程度。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