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宏股份:关税扰动下吉宏股份逆势扩张,中东非洲成新增长极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胡敏2025-04-07 18:35

4月7日,吉宏股份(002803.SZ)就相关关税问题作出回应,披露其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公司表示,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在2024年仅为1.2亿元,占总营收的2.17%,包装业务已无美国客户,新增关税“对我司无任何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持续调整,跨境电商和轻工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供应链扰动和政策风险。面对高关税压力,东南亚、南亚甚至部分拉美国家产能布局逐步显现短板,品牌企业和出口龙头开始向供应链多元化与市场多极化转型。吉宏股份的全球化布局由此显现前瞻性。

年报数据显示,吉宏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5.29亿元,海外市场营收占比高达63.16%,其中核心增长引擎为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公司以东南亚、东北亚和中东为主要市场,美国业务权重极低,具备良好的“去美元化”风险屏障。

同时,公司已全面退出美国包装业务,转而聚焦共建“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根据公告,吉宏股份正携手中东本地合作方,建设阿联酋和阿曼两个生产基地与区域贸易平台,打造涵盖烟草包装、纸尿裤、防水纸、环保包装在内的全产业链制造和出口平台,力争构建覆盖中东及非洲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贸易政策趋紧、流量红利趋弱的背景下,吉宏股份通过AI驱动的“货找人”模式实现精细化运营。年报披露,公司自研的Giikin系统与GPT类语言模型深度融合,已在商品选品、素材生成、广告投放和售后环节全面部署AI模型,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增强了用户匹配和转化效率。

具体来看,公司在Meta、TikTok、Google等平台实现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的定制化投放,并通过智能客服机器人覆盖多个国家市场,进一步压缩人力成本。这种数智化主导的出海模式,已逐步形成“算法—内容—流量—履约”的闭环式能力,构筑起吉宏股份跨境业务的“护城河。

尽管整体电商市场承压,公司仍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订单规模的显著恢复。管理层表示,2025年将持续强化AI技术投入,加快品牌孵化进程,推动从流量型业务向品牌型、资产型升级。SENADA BIKES、Veimia、PETTENA等品牌初具影响力,为其海外电商品牌化探索提供样板。

在政策层面,国内对跨境电商的扶持持续加强,而中东非等市场正在逐步释放本地化制造与消费潜力。随着地缘分化持续深化、全球高通胀影响货币政策走向,具备技术能力和战略视野的出海企业正站上新一轮发展起点。

综上所述,吉宏股份在美国关税冲击中影响极低,且具备灵活可复制的运营体系和区域扩张能力,有望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穿越周期,依托中东非洲市场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双重修复。(胡敏)

校对:冉燕青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