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智能化包装中心
“老泸州·大河街”特色街区
◎刘春燕
说起泸州,最著名的标签或许就是“泸州老窖”。
从黄庭坚的“江阳酒有余”到张问陶的“衔杯却爱泸州好”,泸州以酒兴城、以城载酒的历史,沉淀出这座城市最负盛名的金字招牌——酒城。
长江、沱江、赤水河在此交汇,滋养出“浓酱双优”白酒原产地。坐拥浓香型名酒“泸州老窖”和酱香型名酒“郎酒”两大品牌,泸州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白酒产业园区,于2020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授予的首个“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称号。
3月30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下称“酒博会”)在泸州闭幕。在中塞人民友好70周年之际,本届酒博会邀请塞尔维亚作为主宾国亮相,全球近50个国家、800余家企业参展。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酒城”,正“举杯邀客卿”,向世界讲述中国白酒故事。
以酒为媒,以展兴业
自2014年起,酒博会永久落户泸州。这场盛会不仅是行业的“大秀场”,更是地方发展特色经济的“强引擎”。
在开幕式结束后,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举办了2025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本次仪式共落实7个项目签约,项目领域既涵盖包装材料等传统赛道,也涉及大健康产业、数智化供应链等新兴产业,总投资规模超30亿元。
“园区成立于2015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白酒制造为主导的专业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园区。”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发展战略局副局长孙秋琳表示,接下来,园区将立足做优产业生态圈、生态链:紧盯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蜀台酒庄等重大在建项目;招引优质运营团队建设酒类电商直播基地和跨境电商交易中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兼并整合中小企业。
“力争2025年白酒产业链营收突破1500亿元。”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局长叶仕良介绍,2024年,泸州白酒产业链营收突破1360亿元,税收贡献达200亿元。
白酒产业作为中国传统酿造工艺的代表,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泸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罗隆兵表示,泸州已建成全国首个白酒产业大数据综合平台,开发了545个白酒产业相关数据模型,构建酒管家、酒小二等7个应用场景。据了解,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实现固态酿造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行业第一;郎酒首创工业机器人用于陶瓷酒瓶生产,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下一步,泸州将加快推进泸州老窖智能技改等总投资超1040亿元的38个重点酒类项目、包装策划总投资超1100亿元的30个酒类项目建设工作,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为投资者提供全周期服务。同时,为全市11万口酿酒窖池和白酒风味物质建立“数字档案”,全力建设“智慧产区”。
地处北纬28度黄金酿酒带,泸州这座总人口约500万人的城市,已拥有近20万酒业从业人员。目前,泸州全市酒类生产规上企业137户,约占全省50%、全国15%,形成以泸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团为引领,仙潭、玉蝉、三溪3朵“川酒小金花”和巴蜀液、桂康等6户“省原酒20强”企业为支撑,其他规上酒企为基底的梯次发展格局,涵盖“浓酱兼清”等香型,并不断拓展新的酒饮赛道。
浓酱双优,酿造幸福
本届酒博会开幕式上,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古蔺(产区)大曲酱香型白酒标准体系建设计划。该标准体系由古蔺县牵头,以龙头企业郎酒内控准则为基准,中酒协组织实施,产区企业全程参与。
四川白酒以浓香型闻名,泸州老窖便是其重要代表,相较而言,四川酱酒没那么“出圈”。如今,郎酒已在酱酒品牌中名列前茅,却少有人知道郎酒出自泸州市古蔺县这一优质酱香型白酒产区。
古蔺县地处川黔交界,东邻贵州省仁怀市,北邻贵州省习水县,位于赤水河流域中游地段。从古蔺县茅溪镇、仁怀市茅台镇到古蔺县二郎镇、习水县习酒镇,赤水河流域中游地段形成了49公里的独特小气候和绝佳酿酒环境,是中国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核心产区。
“我县茅溪酱酒园区与贵州茅台酒厂仅一河之隔,为保证品质优先,我们关停散乱白酒小酒企(小作坊)204家。”古蔺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酱香白酒年产能突破18万吨,储能超55万吨,实现白酒产值270亿元、税收突破58亿元,古蔺产区正处于从“产能建设”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建立标准体系正当其时。
“标准体系不仅是一套技术规范,更是酒类产业向世界递出的一张高质量名片。”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表示,这一方面是维护酱香白酒品质,另一方面也为酱香白酒提供产区品牌标识,有利于通过标准引领产区酒企高质量发展,强化产区品牌表达。
当前,白酒市场进入理性调整和提速换挡阶段。2024年,全国酱酒产能年同比下降13.33%,古蔺酱酒产能却稳中有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主要得益于酱酒产业向名优品牌、优势企业、优质产区集中。
酒业发展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发挥了带动性、引领性作用。当前,酒业税收占古蔺县税收比重已超80%,为全县提供了超10万人规模的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随着标准化、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泸州古蔺将奋力谱写“赤水河左岸千亿级优质酱酒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酒旅融合,诗与远方
“来泸州,白天逛展品酒,夜晚江畔听歌。”泸州市文旅局副局长任建宇说。
酒博会期间,泸州举办2025年“酒城乐航”音乐节,邀请了潘玮柏、张碧晨等歌手来到长江之畔献唱;同时,为了让更多市民走出家门,感受春日活力,还举办了徒步越野跑、环湖马拉松赛等活动。
据统计,此次音乐节共售出门票2.2万张,约70%的购票人为市外观众,其中30%来自省外,共实现门票收入1100万元,吸引近3万人参与,带动消费约2200万元。活动举办地江阳区表示,希望通过“酒+音乐”的跨界形式,突破传统展销模式,借力明星效应,将酒博会自带的客商“流量”转换为经济发展“增量”。
任建宇介绍,近年来,泸州充分利用酒博会这一平台优势,推动酒旅融合发展。依托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提升打造泸州老窖旅游景区;以天宝洞、地宝洞为核心资源,打造郎酒庄园;以4A级旅游景区为标准,加快推动龙马酒庄建设……白酒产区正逐渐变成知名景区。
文化地标是酒旅融合的“灵魂”载体之一。据介绍,落地泸州的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预计在2026年底开馆,将为地方打造酒旅融合新地标提供新抓手。
更大的突破在于“城市联盟”。酒博会开幕式上,宜宾、遵义、亳州、宿迁、吕梁、绍兴、宝鸡、德阳、南平、泸州等10个酒类产区城市代表共同启动“寻味千年酒脉,醉游华夏山河”酒文旅互认、互惠、互免促消费活动。这不仅是线路联通,更是文化共鸣。
从一瓶酒到一座城,泸州将白酒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这里有传承452年的窖池、701年的酿制技艺,也有智能化的“灯塔工厂”、年轻人的果酒潮饮。站在中国白酒提质升级的时代潮头,这座千年酒城的发展路径清晰:以酒兴业,酿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