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支付宝重磅宣布!事关千亿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李颖超2025-04-25 09:36

一个千亿级硬件市场浮出水面!

“美好新出行”“自助补给站”“大悦城会员中心”“超惊喜驿站”……在杭州,“碰一下”奇妙小镇正打开人们对于各类场景的支付互动想象。

4月24日最新数据显示,“碰一下”服务已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千万级商家已全面接入该服务体系,累计支付用户规模突破亿级大关。

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当日正式宣布,支付宝将持续投入高达百亿规模的资金与资源,支持有关生态体系的发展。据市场分析预估,在未来三年间,支付宝对相关设备的年累计需求量将持续保持在亿级水平。

国产化千亿级生态诞生

走在奇妙小镇的空间里,可以感受到由“碰一下”带来的奇思妙想正落地生花。

321天内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触达亿级用户,在“碰一下”现象级普及的背后,一条名为“碰链”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正浮出水面,一端连接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另一端关联中国庞大的消费及支付市场。

深入剖析这条产业链,其涵盖了从终端制造、芯片研发、光学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到商家收银、数字营销以及消费体验的全流程,汇聚了众多机具供应商,更构建起庞大的商家合作网络,并广泛应用了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形成了制造、支付、消费三位一体的丰富生态。

从实践来看,“碰链”的生态体系整体展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全产业链国产化,从芯片到终端完全自主可控;二是市场规模达千亿级,相关概念股总市值已数千亿元;三是具备可持续性,与AR眼镜、服务机器人等新兴硬件形成协同效应。

资本市场对该生态的发展给予了积极认可与反馈。当下,有关概念股总市值已接近3000亿元。其中蓝思科技市值已成功跨越千亿门槛。

下一代交互入口的产业竞合

当前,资本市场硬件创新呈现三大主线:服务机器人、AR眼镜和新型交互终端。“碰链”的崛起恰逢其时,与上述赛道形成技术共振。其中,包括蓝思科技等在内的部分“果链”中的企业已获得“碰链”相关订单。

“碰一下”终端详解

在设备制造方面,蓝思科技、奥比中光科技集团等上市公司成为相关产业链的中坚力量。以蓝思科技为例,其研发的终端采用全金属一体式机身设计,配备6.5英寸高清显示屏和3mm极窄边框,工艺难度远超行业标准水平。

蓝思科技业务部总经理刘新坦言,在与支付宝合作的过程中,终端产品研发周期非常短,“在设计与外观的高要求下,开发节奏远远快于传统产业的产品,也基于此打开了我们参与智能终端支付领域市场的可能性。”

对于设备终端的核心“大脑”,支付宝也选择了国产芯片来做定制化产品。据了解,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将为支付宝研发专属系列芯片,预计出货量达千万级。实际上,其研发的BoostTag芯片堪称“碰一下”终端设备的中枢,而新一代芯片追求微秒级响应,交互成功率已经达到99.99%,使支付体验真正达到无感级别。

聚焦场景落地环节,新大陆、拉卡拉等支付服务商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以上海静安大悦城为例,首批近200家商户覆盖率高达92%,90后用户占比65%,形成了显著的示范效应。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随着AR眼镜、服务机器人等新型终端普及,以“碰一下”为代表的近场交互技术有望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补充,“这种硬件生态的协同发展,或将开启比智能手机时代更广阔的产业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支付宝的百亿投入或许只是硬件生态爆发的序幕。”

双循环格局下创新生态圈

“NFC技术虽然早前用得很多,但与完全发挥潜力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支付宝来做‘碰一下’之后马上变得很热闹。”复旦微电子安全与识别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纲表示。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移动支付领域不断涌现创新样本。从扫码支付到刷脸支付,再到如今以近场交互为特征的支付方式革新,移动支付持续迭代升级,而“碰一下”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商业服务模式进行深层次的重构。

作为连接用户与服务的新入口,“碰一下”已布局全国超400个城市,5000+品牌、千万商家接入,场景也从支付延伸至点餐、开门、骑行、入住等多种细分场景。其中,在目前上亿的用户数里,一半是30岁以下年轻人。

以用户从零到突破1亿的时间维度看,扫码支付花了30个月,刷脸支付用时1年3个月,“碰一下”仅用了321天。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表示,从普及速度和覆盖深度看,这已被市场验证是一种成功的新支付方式,“随着场景应用不断拓展,用户习惯逐步养成,‘碰一下’将从支付发展为生活新入口,实现遍地开花处处可用,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与产业价值”。

在公共服务领域,普惠价值正深刻体现,老年人无需先找付款码就能支付;视障用户支付时间压缩至5秒;外国人2023年8月使用其达成交易笔数环比增长4倍……

商业服务逻辑已然悄然变化,从“人找服务”逐渐演化为“服务找人”。当用户处于特定场景时,服务自动适配呈现,场景即入口的新范式正成为下一代商业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

回顾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从二维码支付全民普及,到刷脸支付技术突破,再到近场交互的生态创新,每个阶段都体现着“技术驱动、需求引领、生态协同”的发展逻辑,也为全球支付产业升级提供了参考。

排版:汪云鹏‍‍‍‍‍‍‍‍‍

校对:高源‍‍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