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能源2024年实现营收9.71亿元 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秦声2025-03-27 09:16

3月26日晚间,立新能源(001258)披露2024年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较上年保持稳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8.21万元。在2024年新疆新能源装机容量跃居西北首位的基础上,公司总装机容量223.4万千瓦,在建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160万千瓦,发电量26.7亿千瓦时,分别较2023年增长45.06%、41.09%和10.65%。

资料显示,立新能源主要从事经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电力的资源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咨询等业务,运营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主要位于新疆,区位优势明显,生产商品为清洁电力能源,控股股东为新疆能源集团。

据介绍,新疆作为国家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区域内地域辽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重点推进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且新疆拥有广阔的戈壁、沙漠、荒漠等未利用土地,非常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太阳能发电工程。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末,新疆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4364万千瓦、光伏装机5666万千瓦,占到全疆电力总装机的55%;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7%,新能源发电量增量超总电源发电量增量的80%,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和发电量增量主体;新疆绿电交易规模5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5%;新疆电网已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新疆区域内唯一一家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业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立新能源自上市以来始终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回溯此前公告,2021年末立新能源运营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101.50MW,2022年公司上市后,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在区位优势基础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立新能源已投产运营总装机容量较2021年末已经翻了一番,达到2234MW。其中,风力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220.50MW、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853.50MW、独立储能装机容量160MW/640MWh。

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并没有止步,据2024年年报披露,在立新能源目前总装机容量2234MW的基础上,截至报告期末,立新能源已核准的在建风光电项目装机规模达1600MW,意味着立新能源在未来的一个阶段内,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除此之外,2024年末,立新能源间接控股股东新疆能源集团吸收合并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新疆新能源集团,新疆能源集团将在5年内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调整等方式将旗下与立新能源有同业竞争关系的3350MW新能源发电项目注入上市公司。目前,部分涉及同业竞争的项目已委托公司运营管理。

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需要电力消纳保障业绩。

年报称,目前立新能源运营的多个项目均为“疆电外送”重点工程配套项目,包括:哈密国投新风三塘湖200MW风电项目、哈密新风能源烟墩200MW风电项目、哈密新风光红星二场50MWp光伏项目、哈密国投新光山口50MWp光伏项目和伊吾淖毛湖49.5MW风电项目均为“天中直流”外送项目,吉木萨尔合计300MW光伏发电项目为“吉泉直流”外送项目。

据了解,“天中直流”和“吉泉直流”是国家“疆电外送”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特高压输电工程,通过将大型火电、风电、光电基地电力“打捆”外送,显著提升了新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外送规模。

展望未来,立新能源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以“疆电外送”通道大基地配套新能源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煤电与新能源联营、“沙戈荒”千万千瓦级大基地新能源项目等为契机,以新疆区域为立足点,稳步拓展国内市场,持续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2025年末装机规模突破5000MW,同时积极拓展“两个联营”、新型储能、源网荷储等多产业耦合发展应用新场景,进一步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秦声)

校对:苏焕文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