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挖掘】机器人产业正在加速期 产业端的变化会持续向市场映射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阙福生2025-03-27 08:44

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专班办公室3月25日举办“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媒体吹风会”,并发布《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力争2025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过30%,加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聚焦“AI三要素”,成都将在算力、算法、数据三方面持续发力。在算力上,加快推进重点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全市算力规模力争扩大至20000P;发放“算力券”,优化“算力券”供给机制。在算法上,培育10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累计培育不少于80个行业大模型,攻关30项核心技术。

民生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已至,应用端、成本端、软件端迎来三重突破,产业化关键瓶颈正在打开。应用端:特斯拉自带产业化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应用于全球超级工厂。成本端:特斯拉具备强大降本能力,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人形机器人。软件端:大模型赋能泛化能力,具身智能浪潮已至。特斯拉、英伟达、华为等海内外龙头正在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合力正在形成,产业化奇点已至,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政策支持正在成为机器人板块全新驱动力。机器人产业正在加速期,产业端的变化会持续向市场映射,引领行情走向新高度。

国金证券认为,量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矛盾点,本体:从巨头独舞到百花齐放。2024年认为机器人产业主要是巨头独舞,因为机器人是大模型公司必争赛道,机器人是现实世界数据的入口和商业变现的出口。2025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开源趋势加速,大脑成本和壁垒下降,机器人作为应用终端将步入百花齐放状态。壁垒逐步从大脑逻辑转向小脑、硬件迭代和场景壁垒。供应链:从“产品有无”逐步过渡到“技术迭代和客户资源能力”阶段。2025年THB等陆续步入供应链确认阶段,供应链技术和产品迭代以及客户资源能力将成为能否进入头部供应链的最核心要素。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