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市场资深人士)
自4月14日以来,上证50指数维系了温和上涨格局,10个交易日中多数日K线为上涨阳线。不过股指区间涨幅并不大,约1.5%。而且指数振幅也较为有限,不到2.5%。这种走势,有投资者用“碎步小跑”来形容。上证指数等受权重股影响较大的宽基指数,近期也有类似的表现。
上证50指数聚集了一批市值大、业绩好、走势稳、分红多的蓝筹股,有中国版“漂亮50”之说,一直为机构投资者所偏爱。2023年年底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增持A股股票,第一批公布的上市公司名单中全部是上证50指数成份股。去年“9·24”行情后,央行向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从相关政策的设计来看,受益最大的高息低波类股票,很多也是上证50指数成份股。来自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增量资金,不少就是投向上证50指数成份股,四大银行股一度屡创新高,与机构资金的持续涌入分不开,这也是上证50指数,以及上证指数平稳上行的原因所在。
现在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影响深远,特别是它们集中持有的蓝筹股,在走势上已经深深打下了其行为的烙印。过去,也有过机构投资者入市买入蓝筹股以稳定市场的情况发生,但那时由于资金渠道没有理顺,加上也缺乏相应的制度,入市资金有限,而且操作缺乏连续性,行情难以真正平稳。而现在,局面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目前A股市场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业绩差异比较大,真正具备高息低波特征的股票还是少数。即便是上证50指数成份股,也不全都是机构投资者青睐的股票。在上证指数的成份股中,进入到机构投资者股票池的恐怕不到20%。这种状况决定了,股市大盘总体是趋稳的,并且稳中有升。但市场更多会呈现出结构性行情的特点,表现好的只是一部分股票,而相当数量的品种表现很平淡,甚至被逐渐边缘化,得不到大资金的关注。那种来一波大行情,几乎所有股票都涨的局面,正离投资者远去。也因为是结构性行情,大盘涨幅就不会很大。表现在上证50指数上,“碎步小跑”的行情也就应运而生了。而现在可以预期的是,近期这种格局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面对上证50指数的“碎步小跑”行情,投资者需要及时调整投资思路。如果个人风格偏于保守,那么就应该把投资重点对准高息低波的品种,尤其是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中的这类品种。虽然股价走势较为温和,但日积月累下来,收益还是很可观的,而且比较抗跌,即便外部有“黑天鹅”事件发生,净值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回撤,一旦回撤也能够较快地收复失地。而对于较为激进的投资者来说,要看清楚市场不太可能全线大涨的现实,对高息低波资产要有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在配置题材类板块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基本面,关注成长性,同时密切留意各种内外部因素。市场热点是多变的,即便有的题材能够长期存在,但在运行中也是会有起伏的,这就需要及时应对。“碎步小跑”是新出现的局面,投资者需要适应它,进而用好它。
今年以来,指数在起起伏伏之中,经受了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保持了基本平稳。而近期出现的“碎步小跑”行情,给大家提示了新趋势,也为5月的操作带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