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股份:2024年数智赋能效果显著 未来努力加快盈利修复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秦声2025-03-26 22:03

3月26日晚间,天山股份(000877)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受下游地产投资缩减和基建工程项目放缓等因素影响,水泥建材行业需求持续萎缩、价格低位波动、行业持续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95亿元,同比减少18.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8亿元。

尽管去年行业整体遇冷,但公司在推进“三精管理”落地、成本压降及费用管控方面取得成效,实现水泥、商品混凝土等主营产品制造成本稳定下降;同步推进基础建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三化转型,紧抓“水泥+”创新、国际化发展及双碳目标等市场机遇,持续做优做强产业链,整体经营基本面保持稳健。

“三大翘尾因素”释放发展动能,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

据了解,近年来水泥行业经历阶段性高位平台期的调整,在产能过剩、需求低迷和成本压力等多重挑战下,业内多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在行业整体承压的情况下,公司依托产业链协同优势,统筹推进优化升级、降本固基、改革创新、业务整合等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成本费用节约及指标提升行动方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集中采购、技术改造、节支控费等有效举措精细对标,实现吨熟料标准煤耗、综合电耗、吨水泥工序电耗同比分别下降,促进最大效率降本。与此同时,公司深化精简精干,落实压减行动提升组织效率,持续压减法人、压降“两金”。

行业周期磨砺韧性也激发潜力,天山股份灵活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模式,深化专业化管理和一体化经营,“水泥+”业务贡献度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商混销7579万方,轻资产租赁方式实现增量。同时,公司创新营销模式,推动“聚材通”电商平台升级,通过线上交易优化供应链效率,电商销量和占比显著提升,为传统业务注入数字化活力,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采购服务。

在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稳步推进海外业务拓展步伐,下属控股子公司中材水泥作为海外投资运营平台正不断发挥其海外市场拓展、投资运营及资源整合职能。公司已完成首个海外并购项目签约,实现海外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占比扩大。海外发展平台公司的设立进一步筑牢了天山股份国际业务发展的基石,拓宽了未来市场增利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水泥行业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多省已明确将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行业龙头企业正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探索碳资产开发路径。长期以来,天山股份锚定“双碳”目标进行工作部署,将“双碳”工作融入行业生态建设,坚决落实错峰生产、减量置换、限制新增产能等举措。围绕能源转型、产品创新与固碳技术三大方向,公司积极推动绿色体系建设和生产线节能改造治理,顺势而为大量消纳工业废渣,持续注重节能减排,大力推进原料、燃料替代,持续进行产品研发,有序开展二氧化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项目,加快绿色电力建设。公司科学构建了“双碳”标准体系和碳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双碳”管理标准化路径,为即将实施水泥行业碳排放权全国交易做好准备。

推进“三化升级”,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在行业新旧动能转化之际,产业结构调整也为特种水泥的发展以及“水泥+”产业的拓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去年,天山股份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扩容,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实现技术突破与结构优化,为应对行业周期波动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市场需求推动高端化产品,加快特种水泥研发应用和布局优化,以多种高性能水泥,如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高温稠油水泥、核电工程用硅酸盐水泥、海工水泥等多个品种,构筑起“核、海、油、坝”之脊,为重大工程提供坚实支撑。据年报数据,2024年,公司特种+专用水泥销量占比进一步扩大,连续三年实现销量增长,本年度公司销售特种水泥251.3万吨、专用水泥1506.1万吨,合计1757.4万吨,同比增长19.76%。

智能化方面,公司以“数智”赋能全链条,实现运营效率大幅提升。通过试点实施工厂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进一步实现生产控制智能化,并通过数据采集标准化平台、生产管理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打造智能制造,持续巩固和提升公司各项指标的竞争优势,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2025年是水泥行业碳排放核查首个履约年,将进一步推动节能降碳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建材行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天山股份将管理体系和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低碳转型新动能。截至报告期,公司拥有国家级绿色矿山38座,省级绿色矿山103座,数字化矿山21座,5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61家全国预拌混凝土绿色示范工厂。公司在能源转型与固碳技术方面持续发力,编制《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明确熟料水泥碳排放强度、标杆水平熟料产能占比等关键指标以及相应的时间节点,同步加强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攻关,以生产线技术升级、节能技改、燃料替代、碳捕集及碳数字化管控等技术应用,协同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水泥行业经历深度调整,但积极因素已逐步显现。去年下半年尤其行至四季度,行业逐步展现出筑底信号,全国范围内开始探索“反内卷”路径,盈利改善成为企业策略核心,降价抢量现象减少,“价格战”态势得以缓解,同时叠加煤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行业逐步从亏损转向盈利,公司单季度亦实现扭亏。

随着错峰生产常态化、产能置换政策严格执行及碳交易市场加速落地,行业供需矛盾显著缓解。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明确推动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通过碳排放差异化成本倒逼落后产能出清,加速行业整合,为头部企业释放更大盈利空间。叠加企业自律加强,2025年行业效益有望实现“前低后高、中枢上移”的修复趋势。

虽眼下水泥行业市场依旧复杂,但随着行业积极实施“反内卷”举措、叠加错峰生产以及产能治理政策的逐步发挥作用,诸多积极因素将共同带动水泥行业效益回升。凭借对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的深刻洞悉,天山股份将继续坚持“价本利”的经营理念和“三精管理”模式,不断夯实自身优势以增强发展韧性,以节支降本、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和数智转型等多项举措来应对本轮周期博弈,力求在低碳转型、高端发展及智能制造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秦声)

校对:吕久彪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