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发布2024年度经营业绩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64万亿元,同比增长2.8%;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为1941.83亿元,同比增长0.7%;全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36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07%、15.63%、16.75%,符合监管要求并保留合理安全边际。
中国信达指出,过去这一年,公司主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24年末,不良资产经营板块总资产9152.23亿元,收入总额403.73亿元,在集团总资产、收入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55.8%、55.3%。其中,收购经营类核心主业优势稳步提升,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额2663.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1%;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处置收益86.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6%。业务转型成效凸显,其他不良资产业务规模2111.25亿元、收益77.30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75%、113.09%。
具体来看,在资产收购方面,新增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超2200亿元,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拓展收购资产类型,新增投放ABS及收益权项目;开拓境外市场,旗下信达香港和上海自贸区分公司示范先行,收购超76亿元境外不良资产;积极开拓个贷及普惠不良资产业务,年内新增收购12笔个贷不良资产包,涉及资产近27万户、本金43亿元,落地公司首单普惠金融不良资产包;加强法拍业务市场拓展,推动运营模式升级,新增投放16.5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同时,参与重点领域风险化解,积极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年内收购中小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超1400亿元,为多个省份高风险中小银行量身定制风险化解方案。持续助力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积极参与保交房工作,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年内落地项目33个,投入资金近170亿元,实现保交房2万余套,带动货值超810亿元项目复工复产,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稳妥审慎参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投放45亿元为地方盘活资产筹措偿债资源,并提供债务管理、平台转型等服务,促进地方平稳化解债务风险。
“中国信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坚决守牢风险合规底线,不断夯实稳健经营基础,持续巩固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国信达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方面,中国信达坚持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建立重大项目双线投后管理工作机制,持续提升风险监测识别精准度,不断强化风险早期纠偏机制。
此外,中国信达还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创新融资体系,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来源,前瞻性做好融资规划,确保流动性平稳可控。持续推进融资创新,发行交易所首单AMC做市报价ABS、行业首单及全市场最大规模先进制造ABS,落地86亿元央行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年内新增融资成本创历史新低。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