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策略:把握结构性机会 继续聚焦AI和机器人两大主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阙福生2025-02-21 08:30

中原证券指出,周四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早盘股指低开后震荡上行,盘中股指在3353点附近遭遇阻力,午后股指维持震荡,盘中消费电子、AI眼镜、医疗服务以及航天航空等行业表现较好;保险、船舶制造、光伏设备以及航运港口等行业表现较弱,沪指全天基本呈现小幅震荡的运行特征。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23倍、38.6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两市周四成交金额17917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重点关注新“国九条”细则落地、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优化,以及消费与科技领域的结构性政策支持。ETF成为主力增量资金,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市场转移趋势明显,预计2025年A股资金净流入或达1.2万亿元。近期外资机构对A股关注度回升,政策优化与估值低位依然是核心吸引力。预计监管层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资本市场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市场有望呈现科技领涨、政策驱动的特征,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主线仍围绕科技创新与政策红利展开,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建议短线关注消费电子、医疗服务、AI眼镜以及航天航空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万联证券指出,从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披露情况看,截至2月15日,发布预喜业绩预告的企业占比33.72%。整体预喜率处于较低水平,显示业绩修复仍需加力。从业绩预告看,2024年全A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或仍处于磨底阶段,不同行业盈利表现分化。其中,上游行业中有色金属、基础化工行业预喜率较高,且扣非净利润同比回升。下游大消费产业链及交运、非银等板块业绩预告表现较优。TMT领域中电子及通信行业业绩回升幅度较大,行业维持较高景气度。建议关注:1)上游成本优势突出,产量回升,产业链话语权加强的龙头企业;2)大消费产业链中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农林牧渔行业成本压力缓释,盈利韧性较强。3)TMT领域电子、通信板块中自主创新能力较强、需求改善的公司。

华龙证券指出,周四市场探底回升,个股涨多跌少,赚钱效应良好,成交额有所放量,短期情绪从上一个交易日的沸点有所降温,属于正常现象。板块方面因消息面的催化,AI眼镜题材一开盘就比较强势,AI医疗保持了一定的热度,其他板块轮动了一轮之后,资金再次聚焦到人形机器人板块,包括PEEK材料、橡胶制品等相对低位的细分方向。整体上资金还是聚焦AI和机器人两大主线,尾盘的华为910系列AI服务器方向给了一定的惊喜。本轮走势A股和港股有较强的相关性,港股恒生指数春节之后首次收盘价跌破5日均线,短期有调整的可能性。继续聚焦AI和机器人两大主线。

中信证券指出,截至2月17日,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A股盈利仍处于底部阶段,2024年年报预喜公司占比33%,低于去年同期的42%,预告企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8%,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指数业绩相对稳健。2024年盈利较差的企业集中在地产链和供给格局较差的上中游环节,亏损的共性原因包含需求不足、竞争格局恶化、产品价格下滑等。盈利结构亮点有3条追踪线索:出海链依然是最大的增长点;互联网等细分行业2025年一致预测盈利上调较为明显;部分企业受益于提升运营效率(削减成本、库存管理)、市场环境的恢复(行业增长、消费需求)、战略调整(新的盈利方向、产品创新)实现2024年报扭亏为盈,相关行业值得关注。



校对:王锦程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