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同比减少11.0%,已经连续24个月同比下降,充分说明库存压力得到积极有力的释放。其中,一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率先回归合理区间,即已低于14个月的水平,对于行业信心增加等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报告显示,1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为4473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11.0%,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库存明显削减的态势,已经连续24个月同比下降,充分说明库存压力得到积极有力的释放,也为今年全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平衡创造了更好条件。
按一、二、三四线城市分类来看,1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分别为3125万平方米、21467万平方米和20145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减少3.0%、1.3%和0.7%,同比分别减少10.2%、12.0%和9.9%。三类城市均呈现明显的环同比下降态势。
从去化周期来看,1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1.3个月,意味着按照目前既有的销售速度,市面上新房库存规模需21.3个月时间才能消化完。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根据历史数据和房地产“开发-预售”工程建设关系,存销比合理值设定为12—14个月,当前百城去化周期偏高。但是若对比去年尤其是历史高点,即去年二三季度的数据,目前的去化周期已经明显从高位(最高值为26.8个月)降下来了,去库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系列积极到位的购房政策,客观上持续降低了购房成本和门槛,也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交易市场的复苏和向好发展,有效防范化解了库存方面的风险。
按城市分类来看,1月,100个城市中,一、二、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2.6个月、18.1个月和30.3个月。三类城市去库存周期总体上进一步改善。
严跃进指出,从结构上看,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一线城市去库存周期已回到合理区间,即已低于14个月的水平,这一点和一线城市房价指数的表现即最近两个月明显由跌转涨有相通性。一线城市去化周期率先回归合理区间,对于行业信心增加等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从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排序来看,其中,有21个城市去化周期低于14个月,属于去化工作总体表现最好的城市。存销比低于10的城市分别是三亚(4.9)、成都(5.2)、中山(6.7)、济南(8.0)、呼和浩特(9.2)、杭州(9.8)、兰州(9.9)。
严跃进认为,2024年尤其是“9.30”新政以来的系列政策效应在2025年会进一步释放,各地需要进一步落实存量政策,积极促进购房需求积极释放。当前房价走势向好发展,一二线城市房价指数率先由跌转涨,成为新一轮房价企稳向好的先行城市,对市场预期引导有积极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去库存工作的更好开展。
校对:彭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