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元!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基金正式落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卓泳2025-02-17 21:13

作为深港合作区,前海在力促港人港企落地创业上再“加码”!

日前,首期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基金(简称“梦工场基金”)正式落地。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该基金通过市场层层遴选,最终任命弘毅致远股权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为基金管理人。

在投资方向上,该基金计划投资约5只子基金,聚焦于列入前海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科技、文化创意、金融科技等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是前海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香港着重发展的产业领域,基金的布局有助于推动深港两地在科创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据悉,该基金采用子基金(80%)与直投(20%)相结合的模式。子基金主要瞄准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扩张期阶段的项目,对于已投项目还可进行追加投资;直投方面,除了与子基金一致的项目外,还涵盖政策扶持性和基于战略需要投资的项目。

通过直接和间接投资的方式,该基金计划投资超过100个项目,其中投资梦工场空间的企业超过80家;有50%以上被投的梦工场企业“毕业”后,且在子基金清算退出前迁入5年内,仍留在前海合作区注册和运营。

返投方面,该基金要求返投梦工场园区资金不低于前海产业引导基金出资的100%,返投的资金中有不低于30%为已入驻园区的企业。

从协助园区的引进或培育目标来看,该基金旨在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被投企业后续融资情况也备受关注,获得第二轮融资的企业所占比例不得低于基金所投项目对应数量的30%,获得第三轮融资的比例不得低于10%。

据记者了解,早在2024年,前海管理局就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深港合作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平台的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梦工场“1510”发展模式,将坚持深港合作“一条主线”,构筑“1元创新坊”高质量产业空间;出资5亿元组建梦工场基金,直面港企港人创新创业最关键、最迫切需求,提供强劲动力引擎;此外还将汇聚“十大创新要素”,供给“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打造“创新生态港”。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落地的同时,微众银行也宣布将为梦工场基金所投企业配套提供总规模5亿元的意向授信额度支持,并帮助企业申请享受贴息、贴保等惠企政策。弘毅致远、微众银行、金控公司和梦工场运营公司四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构建“基金+银行”的联动模式,将充分发挥各自在金融服务和股权投资领域的资源优势,为梦工场优质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证券时报记者围绕梦工场基金的规划与发展,对话了基金管理机构——弘毅投资粤港澳大湾区总经理王雪松。以下为对话实录:

已主动接洽多家子基金机构

证券时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基金成立的背景?

王雪松:深港合作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重要战略要务,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园区为港人港企提供了发展空间,而基金则是助力企业成长的重要工具。企业入驻园区获得优惠和扶持后,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资金及多方面的支持,这只基金不仅能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还能在市场、管理运营等方面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赋能,它是围绕梦工场园区服务香港青年创业的重要一环。

证券时报记者:这只基金与市场上其他基金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王雪松: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这是一只政策性基金,但由市场化和专业化机构运营。弘毅投资凭借并购起家的经验,能为中小型企业成长提供坐标,且积累的头部企业资源可助力入园中小企业,如提供订单、进行产业链整合。第二,这只基金有深港合作特点,投资决策委员会中有香港专家参与投票;此外,基金初步募集5亿元人民币,但后期扩募会纳入香港资金。第三,作为基金管理人,弘毅投资具备QFLP和QDIE的试点资格,在直投部分,我们可以进行内地和香港双向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基金首期5亿元资金的招募情况如何?

王雪松:按照行业惯例,资金分期到位,总盘子分三期投入。投资期是5年,但我们会加快投资节奏。目前我们边投边为第二期基金做准备,希望投出经验,后续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包括香港民间资本。

证券时报记者:如果基金扩募引入香港资金,香港资金具体如何进入这只基金?

王雪松:上面提到的,弘毅投资具备QFLP试点资格,香港的资金可以作为LP(出资人),由我们进行组织,按照国家对境外股权投资资金入境的规定,以QFLP的形式进入基金,参与前海的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有哪些有意向的合作机构?

王雪松:我们以政策性要求为导向,主动接洽了9家机构。按照前海管理局和产业引导基金的期望,计划聚焦5家基金。目前已在9家机构中初步筛选出3—5家,同时保留调整空间,根据新情况引入新的合作方,目前与子基金的合作深入讨论的有5—9家。

培育深港创业创新产业生态

证券时报记者:我们留意到,这只基金有20%用于直接投资,而弘毅投资具有丰富的并购投资经验,是否会考虑直投部分以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

王雪松:这只基金主要投资孵化期、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虽然我们在并购领域有能力和资源,但当前重点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发展壮大,退出问题可能会在后续几年再作考虑。基金注重政策扶持和培育产业生态,也会兼顾财务回报。

证券时报记者:有观点认为,香港创业企业在前海注册实体,可能会对其国际化发展、后续融资及业务拓展产生顾虑,您怎么看?

王雪松:企业会在成本压力和收益之间做平衡。实际情况是,很多香港创业者选择到深圳设立公司,因为这里的效率和成本有优势,即便没有相关基金和园区,他们也会优先考虑来此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在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等热门但技术不确定性高的赛道,如何筛选项目?

王雪松:我们有专业投资团队形成投资思路。个人认为,一是结合深圳特点,深圳在应用层有优势,政府会开放应用场景供企业尝试;二是结合基金和园区企业特点,对新技术进行分析,例如量子传输、算力、多模态与单模态等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

证券时报记者:基金正式运作后,如何体现对梦工场和前海的利好?

王雪松:一方面,要完成基金的政策性目标和额外贡献,这是绩效评估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通过为企业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并留在前海,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样板。在梦工场这个集聚空间,企业成长的故事能影响园区生态,集中的服务和稳定的环境也有助于形成通用的解决方案,提高效率。


校对:赵燕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