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管理层巨变!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张达2025-02-06 21:37

近日,万科管理层发生重大调整。

2月6日,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获悉,万科发布了内部文件,明确了管理团队人员职责分工。其中,万科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以下简称“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接替郁亮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主持集团全面工作。同时,万科还内部公示了10名拟任职管理人员名单,这些人员均来自深圳国资系统。

业内人士认为,万科此次管理层变动,标志着万科的管理模式从之前的“职业经理人主导”彻底转向“国资和职业经理人双重主导”模式,万科将在深圳国资的引领下,开启全新的管理运营篇章。

另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1月,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建发房产、金地集团等多家头部房企启动了重大组织变阵与人员调整。

万科发生重大人事变动

2月6日,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获悉,万科发布了内部文件,明确了管理团队人员职责分工。同时,万科还内部公示了10名拟任职管理人员名单,这些新任职人员均来自深圳国资系统。

其中,辛杰任集团董事会主席,主持集团全面工作;解冻任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主持监事会、工会工作;郁亮任集团执行副总裁,协助董事会主席开展工作,负责战略和房地产宏观研究;李锋任集团执行副总裁,负责开发经营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分管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华翠任集团执行副总裁,负责集团办公室事务、党群管理、人力资源、纪检和审计监察、法律事务,分管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审计监察部纪委办公室、法务部、万翼科技公司;李刚任集团执行副总裁,负责集团经营服务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分管物业事业集团、商业事业部、长租公寓事业部、海外事业部、酒店与度假事业部、食品事业部、物流事业部、办公事业部、印力公司。

1月27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亏损额较大,该集团流动性遇到阶段性困难。为有效化解风险,切实保护购房人、债权人、投资人的利益,董事会决定,充实本集团经营管理力量,利用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在内的各方资源优势,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快融资模式转型,更好推动本集团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全力以赴为股东、为社会创造价值。

根据公告,万科董事会主席由郁亮变更为辛杰;郁亮任公司执行副总裁,同时新增3名执行副总裁,分别为李锋、华翠、李刚;董事会秘书由朱旭变更为田钧。新增任职人员均来自深圳国资系统。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本次调整的最大看点在于,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全面进驻万科,其董事长直接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参与日常管理运营,实现了深圳国资的全面介入。在保留部分资深管理层的同时,也引入了不少新面孔。这标志着万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万科将在深圳国资的引领下,开启全新的管理运营篇章。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万科此次管理层变动标志着万科的管理模式从之前的“职业经理人主导”彻底转向“国资和职业经理人双重主导”模式。既发挥资产雄厚的国企在资产注入、引导金融机构“输血”上的“定海神针”作用,也能稳定债权人、上下游供应商的预期,确保企业经营能正常推进。

多家头部房企启动大规模组织架构与人事调整

1月,多家头部房企启动大规模组织架构与人事调整。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1月,随着新一年组织变动高峰期的到来,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建发房产、绿地控股等国资背景的行业领先房企,纷纷着手进行重大组织变阵与人员调整。

其中,保利发展对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区域旗下的城市公司进行了合并,旨在精简架构、优化资源配置。此次调整中,原产研中心总经理吴劲松被提名为保利上海公司总经理,傅小君由上海调至浙江公司担任董事长,张磊由浙江调至战投中心,而朱忠伟则接任浙江公司总经理一职。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这些调整旨在提升管理效率和运营效能,特别是针对存量运营项目较多的区域,合并后有助于集中资源,聚焦核心区域发展。

另外,招商蛇口在华东区域也启动了城市公司合并,杭州公司更名为浙江公司,宁波公司调整为事业部并入浙江公司。调整后,华东区域管理范围涵盖上海、浙江、福建三大城市公司。绿地集团则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地的地产事业部合并为苏皖和浙赣两大新事业部,并重新任命了管理层。中海地产同样进行了区域整合,将沈阳和大连公司合并为辽宁公司。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近年来,区域合并已成为房企组织架构调整的主流趋势,有助于房企减少新开发项目,将投资资源集中于回款有保障的安全区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伴随着区域公司、城市公司的升级、降级、裁撤、合并等调整,房企人员方面也出现了适应性变动。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建发房产调整了华东、海西、东南三大集群版图,并更换了三个集群的总经理。金地集团旗下金地商置则在集团总部层面撤销了运营中心及华东、华南、华北区域公司,意在强化集团职能、削弱地方权力,并应对业绩压力。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高管团队的大规模变动表明,业绩已成为房企人事任免的重要依据,只有业绩突出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校对:廖胜超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