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岭南春早,潮涌珠江。2月5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这是广东连续第3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托起一个新“广东”
当下,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产业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实力,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点。于变局中开新局,广东聚焦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旨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的产业版图,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赢得战略主动。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
数据显示,广东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经济增加值占比1/4,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1/3,去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黄坤明指出,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为此,黄坤明提出了四个要求: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要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要育成现代企业强壮主体;要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
激活金融一池活水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数据显示,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广东省第一大产业,2024年全年增加值突破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4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24万亿元,占GDP比重8.8%;全省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47万亿元,占全国的1/9;存贷款规模分别达到36.6万亿元、28.4万亿元,均占全国的1/9;上市公司875家,总市值14万亿元,占全国的1/6。
广东省副省长刘红兵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集聚发展总部机构,加快建设深交所、广期所等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做大做强金融龙头企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持续深化与港澳规则机制“软联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金融功能,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更好稳链、强链、固链,创造更多投资和经济增长点,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广东证监局副局长黄王侯表示,建议地方政府,坚持质量优先,用好湾区优势,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优质资源加速集聚,有力有效化解风险,改善市场结构,维护市场稳定。建议金融机构,突出功能性定位,加快适应新形势新机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完善直接融资服务体系,深耕地方经济产业,精准有效服务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建议各家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用好资本市场工具,增强并购活力,夯实经营基础,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投资者回报,不断开拓发展新局面。
浇灌无数科创新星
人形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展区舞动身体“翩翩起舞”、连方向盘都省了的无人驾驶公共汽车闪亮登场、电动智能飞行器霸气外露……
在会场外的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现场,一股“科技感”扑面而来,该成果展涵盖了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让人目不暇接。
记者注意到,在大会的发言中,黄坤明还点名了多家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领先贡献的大公司。
黄坤明提到,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广东更应该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
近年来,广东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制定科技创新条例到出台全过程创新链“1+N”政策,从部署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到发布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各种支持政策应出尽出,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
作为企业代表,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在发言时表示,华为持续打造坚实的数智基础设施底座,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9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累计培育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9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0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赋能,近5年来累计超4.5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