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并购浪潮中,中国私募股权(PE)基金扮演何种角色?在12月10日第十七届“外滩金融 •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上,当主持人将这一问题抛给晨壹投资合伙人孔晓明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副驾驶”。
“欧美PE基金更多是司机角色,并购了一家公司可能会把管理层换掉,但在中国,这一方式未必是最佳选择。”孔晓明表示,其在多年实践中逐步找到国内PE的发展路径,即更愿意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观察驾驶员是不是干得好,“希望寻找到优秀的创业者和管理人,由他们带领企业发展”。
并购基金将迎来快速成长期
“并购”成为今年一级市场热词。上述论坛上发布的《2024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在中国并购市场交易规模中排名第一,并购交易规模为4038亿元,在前十大地区并购规模总额中占比约21%。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项目总数达到202个,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206个略有下降, 但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退出的项目数量却由2023年同期的122个上升至141个。
“新‘国九条’与并购重组利好政策相继推出与落地,国内并购基金活力有望激活。”报告称。
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理事长吕厚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IPO退出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被投企业心态正发生变化,“以前都是上市公司找上门来寻找并购标的,今年发现被投企业中,主动寻求被并购的企业也多了起来”。
在吕厚军看来,有些细分赛道的科技企业,尽管是隐形冠军,但市场规模天花板较低,并不一定适合IPO,被并购不失为一条途径。
孔晓明也观察到,创业企业更愿意与并购基金聊并购退出了,这是现在的创业者与10年前的创业者最大的差异,“当前,创业者对做大公司出售后再创业的路径持开放和包容态度”。
报告预计,2025年私募股权创投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并购基金迎来快速成长期”,私募股权创投机构将加大产业链整合布局,与上市公司联合设立并购基金,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升级。
以上海为例,12月10日发布的《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指出,上海将加快培育集聚并购基金,引入专业赛道市场化并购基金管理人,吸引集聚市场化并购基金。同时,用好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设立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政府投资基金可以通过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方式参与并购基金出资,并适当让利。
“对PE机构而言,目前是并购的最佳时刻,资产多了,选择面也更加宽广。”德同资本并购业务合伙人孙闻宇表示,“以前并购标的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零售连锁等领域,目前高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基本成熟,也特别符合投资机构的并购标的条件。”
产业并购市场正逐渐打开
“从并购基金角度而言,我们认为基于产业逻辑的并购市场正在逐渐打开。”孔晓明说。
在他看来,短期逐利的并购并不代表长远发展方向,这一轮并购基于上市公司有资金且有并购需求,2025年起真正的产业并购会逐渐出现,“目前已有很多沿着产业逻辑开展的并购整合,这是并购市场真正发展的驱动力”。
同样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正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并购生态系统”。《行动方案》指出,力争到2027年,上海落地一批重点行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激活总资产超2万亿元。
《行动方案》透露,上海将建立并购标的发现和储备机制,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网联车和新能源车、高端装备、新能源和绿色低碳、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梳理潜在重点并购标的企业清单。
为活跃区域并购重组市场,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在论坛上宣布成立并购投资专业委员会。上海国际股权协会副理事长、领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黄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并购投资专业委员会将不断汇聚产业资本、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资源,助力组建上海并购标的储备库,合规高效促成并购项目对接,携手共促上海并购市场提质增效。
硬科技投资日益理性
相比并购市场的火热,一级市场投资今年则显得较为冷清。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私募股权创投行业投资327笔,同比减少47%;投资总额459.47亿元,同比减少50%。所有轮次的融资活动都有所减少,尤其是A+轮、B轮、D轮和定向增发等轮次的降幅最为明显。
“今年机构普遍投得较少,一方面在募资难的背景下,出手比较谨慎。”吕厚军向记者表示,“另一方面,融过资的项目,估值较高了,新融资时,如果估值不下调,新的投资人不愿投,但如果估值下调,老的投资人又不愿意。”
记者了解到,尽管投硬科技仍是行业共识,但投资机构日益理性,已很少出现“哄抢项目”的情况。
上海国际股权协会副理事长、火山石投资管理合伙人章苏阳表示,除基础技术外,硬科技投资还要看工艺、成本等是否具备优势。
金浦动力合伙人王晋表示,在投硬科技企业时,应了解市场在哪里,“特别前沿的科技,如果应用领域开发太慢,不能在基金周期内获得市场认可,对投资机构而言也是很难投资的。”
黄岩同样认为,硬科技投资并不是见到风口就去追,而应了解硬科技的技术方向以及能不能带来变革,“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从0到1是重大突破,但从1到100更是我们追求的”。
“2021年市场火热时,资产有较大的估值泡沫,那时候都在抢项目,几乎没有时间与创始团队进行太多互动,投资决策相对仓促,但现在时间充裕了,可以与科学家反复推理和论证立项逻辑以及相对较差的市场环境下更考验团队的逆商,这些都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进行投资判断。”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郭秋杉表示。
责编:岳亚楠
校对: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