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业巨头看好中国市场这些新机遇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潘寅茹2024-09-04 11:11

8月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连续第五年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系列研究报告显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受益者。

当前,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已成为日企在中国主要投资聚集地之一。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日企迎来了在苏州投资的第30年。日立产机系统有限公司旗下的寿力中国则见证了中国制造业30年来的变化。公司常务董事田中英晴(Hideharu Tanaka)此前举行的寿力中国30周年的庆典仪式上告诉第一财经,寿力中国在疫情前的5~8年里保持持续增长;和受疫情等影响导致的2020年低谷相比,当前的增长幅度超过15%,2024年财年预计将与前一年基本持平。而日立集团高层在去年初就选择立刻到访中国,表明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持续在华深耕的决心。去年集团提出了“In China,For China(在中国,为中国)”的方针,这也是加码中国市场投资尤其是研发和服务投入的承诺。

前述报告认为,中国正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跨国公司带来广阔合作空间——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蕴含巨大机遇,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孕育了巨大的市场。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从深圳到苏州

30年前起家于中国深圳,此后看到了整个华东区包括苏州工业园区的迅速壮大,也意识到有些业务板块需要向华东地区迁移,寿力中国在2007年入驻了苏州工业园区。2017年,寿力被收购为日立集团全资子公司,苏州寿力公司也更名为日立压缩机(苏州)有限公司。目前,苏州工厂已成为寿力全球在中国集产、研、销、行政为主要的基地。

3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市都已成为日资在华的主要区域之一。目前在江苏的日企累计超过6800家,苏州全市累计引进日资企业3000多家,多为制造业企业。苏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共有17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其中47家来自日本,为各国(地区)之最。与此同时,768家日企落子苏州高新区,约占全市日资企业的1/4、整个长三角的8%。

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提供的信息显示,日立压缩机(苏州)工厂拥有十余条高效率生产线,满足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和试验,包括固定式螺杆压缩机、移动式螺杆压缩机、螺杆真空泵等,生产的产品被销售至全国、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目前日立压缩机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企业之一。

会上,日立压缩机(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橘義彦告诉第一财经,目前就业务形态来说,主要是以中国市场为主,远销海外的业务占比约为20%~30%,大部分还是服务于整个中国市场。要想在区域市场实现稳定增长,必须持续推进供应链的本土化,以基于市场的变化去做转型。其中,寿力中国的供应链也已实现了98%左右的本土化。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研发领域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

看好中国市场这些机遇

上至航空航天,下至汽车、建筑,压缩机被视为工厂动能系统的原动力。Hitachi Global Air Power全球总裁兼CEOJohn Randall认为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整个行业的数字化高速发展,包括电子、芯片、大数据中心,都是应用行业高速增长的一些点位。“诸如电动车的电池行业,包括新能源行业,都是我们现在发现相较10年、20年之前对于压缩机尤其是高端压缩机的需求明显增加,或者说可以看到非常大潜能的行业。”

John还提到,就中国市场而言,公司在某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早期就已经与它有长期合作。他表示,从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电动车行业中,感受到了锂电池的旺盛需求。

橘義彦也表示,“可能在10年前日资的汽车制造行业在中国是非常强势的,但近两年由于中国本土品牌崛起,老牌日资汽车品牌的产能大概出现了3-5成的缩减。压缩机就是一个工厂的动能系统的源动力,需求量减少意味着原来有竞争力的领域出现了短板,也迫使我们必须调整方向,最关注整个市场需求更大或者更热门的行业。”因此,他表示,近些年能看到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高增长的需求量。

对于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力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田中英晴表示,压缩机的一般寿命从工程设计角度来看,为10-15年,但也要根据客户或者用户使用的状况,“由于尚无统一标准,但据我们了解,在中国本土使用的压缩机主要是螺杆式压缩机,寿命10年以上的范围会有超过50万台的市场规模。这是一个很大的商业机会。”

8月30日,中国日本商会发布会员企业景气和营商环境认识问卷调查结果,一半以上的在华日企将“增加或维持”投资,营商环境满意度在调查中连续四次改善。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宫下正己表示,企业投资意愿保持积极状态,主要是基于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法。日本企业认为中国市场是其在全球非常重要的市场,企业要持续开展经济活动,就要进行不断投资。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