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AI业务持续增长 芯联集成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首次转正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一鸣2025-08-05 14:46

8月4日晚间,芯联集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据披露,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减亏63.82%;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首次实现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转正。

芯联集成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应用于车载、工控、高端消费、AI领域的功率控制、功率驱动、传感信号链等方面核心芯片及模组。

谈及经营情况,芯联集成介绍,上半年,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其中新能源业务持续增长,为企业稳健发展筑牢根基;AI业务也加速崛起,在整体布局中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呈现“分化复苏”态势,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领域的芯片需求逆势增长。公司车载领域营收同比增长23%,工控领域同比增长35%。同时,AI作为公司第四大核心市场方向,在上半年实现营收贡献占比6%,为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研发方面,公司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来巩固持续竞争力,上半年研发投入9.64亿元,同比增长超10%。同时公司在研发人员数量、累计授权专利数量等方面也继续保持增长。

基于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公司不断完成新技术平台开发及客户导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其中,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6英寸SiC MOSFET新增项目定点超10个,新增5家汽车客户项目进入量产阶段。上半年,芯联集成建设的国内首条8英寸SiC MOSFET产线已实现批量量产,关键性能指标业界领先。随着与终端客户的合作深度和黏性不断加强,公司车规功率模组批量交付,相关收入增长200%。

根据NE时代发布数据,芯联集成碳化硅功率模块装机量位居全国第三。

据了解,目前,芯联集成汽车业务正从单器件扩展到芯片系统解决方案,为动力域、底盘域等五大领域提供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导入客户15家,覆盖多个产业头部企业。部分客户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芯联集成已建立完整的风光储产品系列,并与行业头部客户建立了紧密合作。公司4500V IGBT具有高耐压能力,能够满足高压电网环境下稳定运行的需求,目前已成功量产挂网。全新封装的工业变频模组采用公司自研微沟槽场截止技术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

模拟IC方面,公司持续优化180纳米BCD40V/60V/120V平台工艺,推进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完善下一代更先进BCD工艺平台开发,以满足客户在音频、数字电源和协议芯片等数模混合产品的需求。

大量客户的导入和产品平台的相继量产与迭代,进一步带动了12英寸模拟IC业务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模拟IC代工产品数量增长140%,客户数量增长25%,已成功覆盖70%以上的主流设计公司。

同时,专注AI基础设施与终端应用两大方向,芯联集成的AI业务布局正迎来收获。2025上半年,公司AI领域营收贡献占比6%。

上半年,公司发布第二代高效率数据中心专用电源管理芯片制造平台,并获得关键客户导入;应用于AI服务器和AI加速卡的电源管理芯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公司还开发完成中国首个55nm BCD集成DrMOS芯片,可满足大电流开关,实现更高密度电源管理方案,目前已完成客户验证并逐渐放量;应用于AI数据传输的芯片验证迭代中,预计下半年进入小批量试产验证。

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目前量产产品则可大规模应用于语音交互、姿态识别、运动捕捉、机械手抓取与操作、环境感知、导航定位等广泛终端场景。

责任编辑: 李映泉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