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绿电企业ESG报告披露率提高 超七成设治理架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黄宗彦2024-08-19 10:49

尽管当下已经步入秋季,但我国许多地区依旧笼罩在炎炎夏日的高温之中,酷暑的考验似乎并未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有所缓解。在这种持续的高温天气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都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电力的需求正日益增长。

据国家能源局此前披露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其中,水电新增499万千瓦,风电新增258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1.0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16万千瓦。

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根据万得行业概念划分,选取“产业主题类”的“绿电”,共计30个成分股,从ESG相关报告披露率、碳排放量(范围一和范围二)(范围一是指企业直接控制的能源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是指企业外购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能耗总量(标准煤+用电)、社区公益等6个维度,统计相关数据。

万得数据显示,近三年(2021年~2023年),A股绿电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逐年提高,已连续两年实现全披露。同时,设立ESG治理架构的公司比例也有较大提升,目前已超七成,达76.67%;此外,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总量逐年下滑,近三年同比变化分别为-41.71%、-39.17%和-48.77%。

具体来看,公司之间的排放水平相差较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排放与绿电业务占比直接相关,如长江电力(SH600900,股价29.62元,市值7247.49亿元)、中国广核(SZ003816,股价4.83元,市值2439.08 亿 元)、阳 光 电 源(SZ300274,股价68.51元,市值1420.36亿元)等主营业务有较大比例为清洁能源的公司,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水平要大幅低于国投电力(SH600886,股价16.96元,市值1264.23亿元)等仍有火电业务占比的公司。

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绿电行业虽然是低排放行业,但不可能完全零排放,因此同样需要进行碳核查,“这能体现出ESG实践对于企业的精细管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超七成设ESG治理架构

数据显示,绿电行业近三年的ESG相关报告披露率分别为85.71、100%、100%,领先全行业。

王元丰认为,绿电行业身处绿色低碳环保领域的前沿,加上政策环境的影响,说明整个行业对于ESG理念的意识理解较为领先,同时还能起到对下游企业的引导作用。

在设立ESG治理架构方面,绿电行业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近三年相关企业ESG治理架构数量翻倍,从2021年的32.14%上升至2023年的76.67%。

比如,长江电力在2023年度ESG报告中表示,公司已搭建由董事会、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ESG工作领导小组、ESG专业工作组和各部门、各单位组成的五级管理架构,推动ESG管理体系规范有效运行。其中,具体执行的部门为ESG专业工作组,负责业务范围内的ESG管理各项工作,由安全环保工作组、经营生产工作组、企业治理工作组、人力资源工作组和社区管理工作组分业务具体负责。

王元丰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ESG治理架构是积极的信号,但更关键的是要看架构背后有没有实质。“第一是ESG治理架构是不是一个实体部门,现在不少公司成立的所谓ESG部门其实就是几个人负责编写ESG报告,并没有真正将治理和战略融入公司;第二是要看治理架构是否和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挂钩。如果只是披露成立了一个框架,就不能说明问题。”

与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相比,绿电行业在发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但进行碳核查和披露碳排放数据仍然是该行业不可忽视的责任。这种透明度不仅有助于增强公众对绿电行业的信任,也是推动整个行业持续改进和优化的关键。通过碳核查,绿电企业可以确保其供应链、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得到准确评估和控制。

万得数据显示,近三年,披露范围一和范围二数据的企业比例逐年上升,2023年达80%,较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同时,排放总量均值也有大幅下降,2023年均值约为2094万吨,同比下降近50%。

通过查询具体公司数据,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发现,同行业内公司之间的排放水平相差较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排放与绿电业务占比直接相关,如长江电力、中国广核、阳光电源等主营业务有较大比例为清洁能源的公司,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水平要大幅低于国电电力(SH600795,股价5.54元,市值988.09亿元)、国投电力等仍有较高火电业务占比的公司——前三家企业的排放总量分别为3.54万吨、2.38万吨和4.18万吨;国电电力和国投电力的排放则分别高达3.56亿吨和4992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有公司(如华能水电)的排放量为0。对此,王元丰认为,不存在任何企业是零排放,企业需要说明是通过碳抵消或者其他哪些形式实现了净零排放。“这说明企业没有认真细化碳核查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超九成企业披露公益投入

耗煤方面,绿电行业的披露水平大幅提高,且煤耗也有大比例下降。这或许可以说明相关企业的清洁能源业务占比在不断上升,同时,企业通过技改、优化生产运营实现能耗降低。

除了煤耗,用电量也是反映绿电行业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模式的重要指标。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耗电量有明显大幅上升,但万得相关分析师认为,用电量均值的剧烈波动主要是由披露引起的,而不是实际用电变化的波动,例如国投电力2020年、2021年及2023年都披露了用电量,但2022年并未披露。

王元丰认为,绿电企业对于用电量的披露,可以反映出ESG对于企业的精细管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在过去,电费支出不大,没有引起企业过多的重视。但通过ESG治理,企业对能耗、排放有了更多的关注,说明精细化管理得到了体现。”

绿电行业作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许多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规模和资源上占据优势,在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央企和国企,它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万得数据显示,目前已有93.33%的企业披露社区公益投入,同时,近三年绿电行业社区公益投入金额连续下滑,2023年同比下降59.9%,投入总额均值为1300万元。

“通常来说,这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果绿电行业面临成本上升或收益下降的压力,企业可能会减少非核心支出,包括社区公益投入。”王元丰分析道。

从公司的ESG报告来看,有些社区公益项目涉及的投入资金较少。

比如,长江电力在2023年度的公益项目包含:推进巫山奉节定点帮扶、电站库区对口帮扶和新业务区域企地共建等工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发展;坚持开展“长电阳光班”“暖冬行动”“点亮微心愿”等公益活动。同时,企业优先本地化用工,食堂等物资优先本地化采购,针对库区乡村教师、医生和技能人员开展培训;开展“公众开放日”,邀请社区公众参观电站等。

从这些项目来看,较少有直接涉及资金捐赠,且不少项目具有周期性。

在王元丰看来,企业的公益投入与经营和行业竞争有强关联,需要量力而行。但作为央企,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果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值得引起更多的关注。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