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淼创科二次闯关通过聆讯:佣金下滑风险暗涌 监管政策收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2024-07-26 10:5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资本市场门外徘徊一年有余,二次冲击港股IPO的众淼创科终于迎来上市曙光。

近日,港交所披露的公告显示,众淼创科上市聆讯已获通过。这意味着港交所“保险中介第一股”或将诞生,同时“海尔系”将迎来第七家上市公司。

众淼创科,成立于我国保险中介行业开放激长的2017年,彼时互联网的发展为保险专业中介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专业中介的保费规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实现高速增长。

当年,刚成立的众淼创科收购了成立于2001年的从事保险代理服务的青岛海尔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保险代理、IT服务和咨询服务。

过去几年里,该公司与中介行业“同频共振”。在行业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5402亿元增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8323亿元的同时,该公司过去三个财年总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0.4%。

或得益于其稳定业绩表现以及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该公司在经历2023年首次冲击IPO失败后,在2024年成功通过聆讯关卡。

然而,即便成功登陆港股,该公司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行业深度转型、“报行合一”导致佣金普遍下调、竞争加剧等趋势带来的挑战。

未来业绩表现,仍需打个问号。

“海尔系”保险中介公司的扩张

2017年,海尔保险代理获得全国保险中介许可证。同年,众淼创科收购海尔保险代理。

自此,这家“海尔系”险企走出山东,企图构建起一个不过度依赖其控股股东海尔集团的生态圈。

招股书显示,2021财年至2023财年,归属于海尔集团保险用户的佣金收入分别约占佣金总收入的15.8%、18.2%、15.5%,不到两成。

目前,该公司上游对接的保险公司有70余家;下游连接的保险代理人覆盖山东、河北、河南及吉林四个省;同时,下游连接20家战略渠道合作伙伴。

基于多年构建的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及销售渠道,2021年至2023年(下称“报告期间”),众淼创科分别实现总收入1.20亿元、1.48亿元、1.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7亿元、0.36亿元、0.39亿元。

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保险代理业务收入占该公司总收入比重在九成左右。这一业务的具体模式是,该公司作为中介,将其上游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产品通过下游保险代理人分销给保险用户或自转介、经战略渠道合作伙伴转介给保险用户。

因此,代理业务利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上游保险公司给到的佣金收入(总保费、佣金费率)和给下游支付的转介费及佣金支出(转介费率、保险代理人的佣金费率)。

收入端,多元化的业务为其抵消了寿险佣金收入下降的影响。

近几年,寿险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投资收益面临压力、个人代理人流失严重、新业务价值负增长、监管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重压逼着行业转型。

该公司分销上游保险公司的人寿及健康保险产品数量减少,相关佣金收入下降;连接的下游保险代理人也出现持续脱落的情况,从2021年的超1万人降至2023年的6730人。

但在其分销财产、汽车保险产品的佣金收入的增长拉动下,报告期间,该公司保险代理业务收入维持增长,分别为1.16亿元、1.31亿元、1.56亿元。


 

成本端,转介费和佣金是其主要支出。其中,转介费由2021年的31.94百万元增至2022年的50.14百万元再增至2023年的68.17百万元;该公司向战略渠道合作夥伴支付的平均转介费率分别约为71.1%、72.4%、72.3%。

在费率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转介费的整体增加主要是该公司与主要战略渠道合作伙伴的持续合作扩展了其保险用户群所致。

转介费上升的同时,对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支出持续下降,由2021年的26.23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14.47百万元;平均佣金费率表现则相对稳定,分别约为52.8%、51.1%、50.0%。

该公司表示,佣金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分销的人寿及健康保险产品减少所致。

综合成本和收入,该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的正增长。

无法避免的行业挑战

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

这是众淼创科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发出的风险提示。

当监管趋严、上游保险公司盈利空间收窄、代理人持续下滑,面临上下游双重夹击和加剧的同业竞争,保险中介公司只能选择面对。

过去,部分险企通过提高代理费用抢占市场,并用利差益弥补可能的费差损,导致实际费用超出产品报备时的水平,出现“报行不一”的情况。

去年,“报行合一”真正从书面文件走向刚性约束,率先在银保渠道开展。今年4月,“报行合一”的风吹向了中介渠道,销售佣金强制压减40%-5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险司司长罗艳君此前透露,从“报行合一”执行效果看,全行业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较之前降低30%。

对于保险中介公司而言,险企中介渠道佣金费率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其佣金收入。记者从一位头部中介公司了解到,“报行合一”政策对于保险中介行业的影响较大,行业格局将重塑。

随着对保险中介企业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保险年鉴》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有2215家保险中介公司,包括1721家保险代理机构。

这两千多家中介企业中,若无法迅速适应新法规并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

在受访人士看来,数字化、专业化能力是竞争关键。

“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保险中介企业有望塑造保险中介企业的未来。”众淼创科也在其招股书中表示。

据介绍,相较于传统对手方,科技驱动的保险中介企业通过简化流程、增强用户体验,并提供更高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务,更能应对竞争加剧的行业。

同时,行业将由过去“粗放式”的增员转向专业化发展,以优化服务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那么,众淼创科的竞争力如何?发展至今,众淼创科的保险业务收入(即代表保险公司根据保单持有人保费分销保险产品所赚取的佣金收入)与蚂蚁保等一众中介巨头差距依然悬殊。

招股书显示,按2022年收入计,该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30.7百万元人民币,在中国所有保险代理机构中排名第78位。

为提升竞争力,该公司在招股书中透露,部分募集资金拟用于在保险中介及金融科技行业寻求审慎投资及收购能与其现有业务互补或产生协同效应的两至三家目标公司。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