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医疗健康增聘基金经理,继续看好创新药投资机会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小芊2025-07-05 00:05

7月4日晚间,中欧医疗健康发布公告,宣布增聘赵磊为共管基金经理,与葛兰共同管理该产品。中欧医疗创新等产品则继续由葛兰单独管理。

中欧医疗健康是业内代表性的医药主题基金之一。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据Wind统计,年内已有600余只基金产品实现了“共管式增聘”。在监管引导与市场实践双重推动下,团队制管理正在成为大型基金提升投研效率与稳健运营能力的重要路径。

中欧医疗健康增聘基金经理

7月4日晚间,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发布公告,宣布增聘赵磊作为共管基金经理,与葛兰共同管理该产品。而原有的中欧医疗创新等产品则继续由葛兰单独管理。中欧基金在投研体系平台化、团队化方向上持续推进。

资料显示,作为中欧基金医疗投研团队核心成员之一,赵磊拥有超8年的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验。赵磊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历任中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员、联席首席分析师,曾带领团队获得2020年“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最佳行业分析团队。赵磊于2021年5月加入中欧基金担任权益研究部医药组研究员,2023年初开始担任医药研究组组长。

中欧医疗健康成立于2016年,截至一季度末的最新规模为311.79亿元。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中欧基金旗下拥有4只医疗主题相关产品,包括主动管理基金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以及被动指数产品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欧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

在今年的基金一季报中,葛兰分析称,政策环境总体延续了“支持创新”与“强化合规”。国家医保局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商业健康险规模扩大为创新药提供增量支付空间;同时,医药反腐与价格治理常态化促使企业逐步完善学术推广体系,从而推动国内医疗市场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经营环境。

对于医疗健康板块未来的投资趋势,葛兰表示,展望二季度,她仍旧看好创新药持续突破、消费医疗复苏与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替代等方向。创新药领域,全球合作持续推进及关键临床数据披露值得期待。

此外,消费医疗板块的结构性机会有望延续。医美、眼科等可选消费领域受益于居民健康管理意识提升,终端需求有望随经济复苏进一步回暖。同时,家用医疗设备在老龄化趋势下需求将稳步增长。不仅如此,医疗设备板块也有望持续复苏。一季度国内招投标恢复至较高增长水平,这一方面有助于加速渠道库存消化,另一方面,装机逐步落地也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共管式增聘”已成行业趋势

据Wind统计,截至6月底,今年共有来自122家基金公司的666只产品变更为“共管式增聘”,其中不乏多位知名百亿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近一年来,中欧基金旗下也有29只产品实行了“共管式增聘”。

从个体到团队化管理,是公募行业的重要转型方向之一。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监管机构多次发布相关政策指导,在基金行业推动团队制管理模式。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

2025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出台,第14条指出要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规模较大的基金在投资决策和组合管理方面面临更高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不少基金公司选择在适当时机增聘基金经理,以实现精细化分工与团队协作。这类操作不仅有助于增强基金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也体现了公司对产品长期稳健运营的重视。

在策略布局和风格建设方面,增聘基金经理也是产品进化的重要一步。随着市场环境和投资主线的不断演变,部分基金会考虑在维持核心策略稳定的基础上,引入具有不同背景或风格特色的基金经理,形成“多元协同”的管理架构。例如,引入具备港股研究经验、ESG理念或具量化能力的基金经理,完善原有投研体系,增强组合的适应性与前瞻性。

校对:王朝全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