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打着“领高温津贴”的幌子要好评?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李英锋2024-07-16 09:16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的小郭在外卖平台下单餐品后接到自称商户打包员的电话,问其能否给个五星好评,这样他就可以获得一元高温津贴。小郭询问对方为何有这样的规定,并未得到回应。近来,不少消费者反映遇到过类似以打包员、外卖员等身份索要好评的电话或短信,并将好评美化为“高温津贴”。有人询问商家后得到相同的回答:店家并未拨打过电话。(见7月12日《工人日报》)

炎炎夏日,户外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非常辛苦。也正因此,当消费者接到以外卖员、打包员等劳动者的名义打来的主题为“给一个好评领一元高温津贴”“给一个好评得一元提成”等内容的电话时,常常会举手之劳给个好评。实际上,外卖员、打包员等劳动者并没有以这样的方式向消费者索要过好评,相关外卖平台、商家等也没有“好评换高温津贴”的机制。打着替劳动者争取高温津贴的幌子要好评,始作俑者通常是管理商家后台账号的代运营公司。

打着要高温津贴的幌子要好评,本质是商业骚扰信息,欺骗了消费者的同情心,也可能触及法律红线和诚信底线。多部法律法规为此类商业骚扰信息划出了红线。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

打着替劳动者要高温津贴的幌子要好评,虽然是新套路,但仍属于编造用户评价,具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成分,也会让商家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消费者不能轻易相信“给一个好评领一元高温津贴”等套路,要积极向外卖平台反映,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此外,不论要好评的电话和信息来自代运营公司还是商家本身,最终受益的是商家,法律后果也应该由商家承担。对这种有明确罚则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加强治理,让相关商家以及代运营企业付出必要的法律代价,释放监管的惩戒、震慑、警示效应。外卖平台也应把这种刷好评的新套路拉入负面清单,如发现商家有直接或间接向消费者发送“给一个好评领一元高温津贴”等信息的行为,采取取消推荐、限制流量等措施,并报告监管部门。

相关部门、外卖平台应针对打着要高温津贴幌子要好评的套路强化普法宣传,提示商户合规经营、正当竞争,引导消费者增强防范意识。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