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半年,闲钱该往哪放?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陆怡雯2024-06-27 12:48

股票、基金、黄金……低利率时代下,权益市场表现又逊色,投资者究竟该如何“钱生钱”?

2024年上半场收官在即。回顾这半年,A股阴晴不定,基金不温不火,金价跌宕起伏。低利率时代下,闲钱究竟该安放何处?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股票、基金、黄金的投资机会及风险点,采访了数位业内资深人士,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受访人士认为,从投资的分散原则来看,建议投资者尽量做到策略分散,不要单押某一种策略,投资的第一要务是风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收益。

股票:注意仓位控制

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在3000点附近展开“拉锯战”,并在回暖后回吐年内涨幅转跌。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年初至6月26日收盘,沪指累计下跌0.08%,深成指累计下跌5.64%,创业板指下跌8.5%。

对于A股上行疲弱,投资者怨声载道。投资者小沈告诉记者,入市近四年,归来仍是“韭菜”,目前总账户仍浮亏近30%。

入市至今尚未盈利的A股投资者不在少数,“A股缘何跌跌不休”是每个投资者关心的话题之一。

龙赢富泽资产总经理童第轶分析认为,A股上行疲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国内方面,经济复苏态势不够理想,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下滑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止住,对整体经济面拖累较大;外围方面,今年以来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一再延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资金面及情绪面。

“今年二级市场主旋律就是去伪存真,指数虽然波动幅度不大,但部分板块跌幅较深。比如,截至6月16日,ST板块年初以来调整幅度超50%。”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向记者表示,由此不难看出,整个二级市场尾部正在加速清退。

步入下半年,投资者该持有怎样的投资策略?

“震荡市中,仓位控制就成为胜负手的关键。”左剑明建议,在没有出现明显上攻行情前,多看少动,或者轻仓观望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围绕着热点新闻或者行业政策利好,做主题投资时,可以用低仓位博取短线波动性机会。

从股票市场来看,壁虎资本风控张哲银认为,投资者应该持有长线价值投资的策略,关注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技领域,尤其是具备产业自主逻辑的公司。同时,要警惕投资业绩差、行业增长乏力、产能严重过剩的公司。

展望后市,富荣基金表示,整体市场下跌风险或有限。建议策略上保持耐心,持续拥抱基本面已触底的顺周期龙头公司以及具备持续成长能力的“真成长股”。

投资方向上,富荣基金认为,高分红、高现金流的相关公司或迎来价值重估,当前科创板业绩处于产业周期、市场预期的双底部区间,且中期有AI端侧创新的引领以及并购重组带来的业绩弹性预期,预计以科创板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有望迎来做多甜蜜期。

基金:做到策略分散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回暖相对较快。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26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为6.12%,恒生科技指数微跌1.98%。

“两年前投资的港股基金终于在最近实现盈利,但所持有的行业主题基金仍亏损较重。”基金投资者小张告诉记者,“最近开始定投债基。虽然收益不多,但好在稳健,这年头不亏就已经赢了一大半投资者。”

在受访人士看来,投资基金也要秉持“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理念。

铨景基金FOF基金经理郑彦欣表示,从投资分散原则来看,建议投资者尽量做到策略分散,不要单押某一种策略,投资的第一要务是风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收益。可以采取“类固收+多头”的组合方式,在权益类资产估值相对低位的时候,提升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反之,在权益类资产估值相对高位的时候,提升类固收资产的比例,以此来追求相对稳健的组合收益。

关于港股基金的投资价值,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夏盛尹认为,港股基金今年整体表现确实较为积极。尽管港股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但高股息资产、能源、资讯科技、电讯业和公用事业等板块的强劲表现,为相关基金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不过,夏盛尹也提醒道,投资者在考虑港股基金时,也应关注其受国际市场波动、国内政策变动、汇率及流动性的影响。此外,港股基金的手续费相对较高,这可能会影响投资回报。投资者需要在充分了解这些风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审慎选择港股基金。

那么,债基和“固收+”基金又是否仍是当前市场下的最优选?

左剑明认为,固收类基金产品未来收益率可能会在3%左右,甚至停留在更低的幅度内,这主要是源于利率债空间已经被压缩在狭小范围内。在这样几乎“贴地板”运行节奏下,除非是大资金必须做配置,对于小资金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或许已经没有太多实质意义。

在夏盛尹看来,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债券型基金的吸引力可能有所降低,但债券型基金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作为底仓配置,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而“固收+”基金则通过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在保持固定收益的基础上追求超额收益,适合寻求相对更高收益的投资者。

展望后市,夏盛尹建议,投资者可关注以下三类基金:一是具有优秀历史业绩和稳定投资风格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二是跟踪优质指数的被动型基金;三是分散配置债券基金、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

黄金:建议逢低买入

近年来,权益市场表现不佳,而金价却持续暴涨。黄金独特的避险属性和投资价值,让其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选择。

其中,不少年轻投资者选择购入“金豆豆”来辅助理财。小红告诉记者,坚持投资“金豆豆”不仅让她有了更理性的理财观,更改变了她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坏毛病。

如今,小红对黄金投资有了更多的认识。她坦言,“由于市面上金豆折价风险较高,最近几个月已经停止攒金豆了,转而投资银行的积存金,在满一定克数后可以选择兑换金条,这可能是更好的黄金投资方式。”

回顾金价行情,2024年初至6月26日记者发稿,国内黄金T+D累计涨幅近15%,伦敦金累计涨幅超13%。总体来看,这半年黄金价格阶段性走势如何?

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顾佳男认为,年初至今,黄金价格走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至二月的震荡走势,背后对应着年初美国经济数据依旧强劲,市场降息预期降温;第二个阶段是三到五月的大幅上涨,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回落带动降息预期升温,另一方面是央行购金带动市场对于购买黄金的热情;第三个阶段是五月末至今的金价震荡调整。

未来黄金还值得投资者上车吗?

长期来看,中天期货研究员刘冬梅认为,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各国央行陆续开始加入降息的队伍,全球资产进入货币宽松周期,仍会抬升黄金的配置价值。同时,全球政治、经济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因素,市场对于保值、避险等需求增长,同时央行增持及现货需求增加,这些因素还会支撑黄金价格的持续走强。

在中辉期货资管部投资经理王维芒看来,目前国内权益市场表现逊色,短期之内企稳的概率较小,当前权益类市场的吸引力持续减少,近日的成交量可谓是“地量”。不过,当前国内的流动性继续宽松,中央地方发债继续,上半年也是降息降准,资金宽松。投资标的选择范围较小的情况下,黄金仍然是值得考虑的投资方向,逢低买入并持有黄金仍然是重要的投资策略。

“黄金与其他市场的相关性不高,尤其在风险事件发生时作为避险资产其价格走势较为独立,因而往往在投资组合的资产池中配置黄金以分散风险,可以起到降低波动率并提高收益率的效果。”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李明玉认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实物黄金(金条、金币等)、黄金ETF基金、黄金股、纸黄金、黄金T+D以及黄金衍生品(黄金期货及期权)等方式投资黄金。

展望后市,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也表示,黄金长期上涨趋势仍有望延续,但建议不要追高,合理配置,不使用杠杆,耐心低吸,长期持有。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