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如何双向互动?八位金融大咖寻解题之道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王媛媛2024-06-19 23:10

科技金融位居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双向互动,仍然存在诸多瓶颈堵点,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在沪召开。在“全体大会三: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环节,八位金融大咖,圆桌论道,共筑生态。

与会嘉宾认为,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层面,中国具有人才、资金、市场等多方面优势和实力,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全方位、成体系的实现路径。可加强沪港两大国际金融中心协作,进一步发挥交易所在资本市场中的枢纽作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双向发力,才能赋能科创企业加速发展。另外,也需要投资银行等融资媒介,持续优化金融供给,重塑市场认知,助力更多科创企业做大做强。

(王媛媛摄)

能做:多面优势持续发力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力量之源、发展之基。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方面,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诸多优势。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就创新来说,有三大优势:人才、资金、市场。

第一大优势,丰富的人才。不仅数量多,而且覆盖面广,如IT、生物医药、新能源、一般性制造业领域等。

第二大优势,充沛的资金。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积累大量资金,可以转化成资本。这些资本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

第三大优势,广阔的市场。中国拥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可以为创新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创新不能没有市场的支持。

资本市场在创新过程中的责任非常重大,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尤其需要科技自主创新,并将这三大优势结合起来。方星海强调,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只有在和创新的深度结合中才能实现。

经济发展速度快,基础设施完善,这些优势也持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来华展业。联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赛斯·伯恩斯坦(Seth P.BERNSTEIN)说,“中国的市场跳跃式发展,超过发达国家的市场,包括北美、欧洲市场。在中国,我们有机会利用现代技术以及数字基础设施服务于市场,这有很大的优势。”

结合国际经验来看,利用上市募资支持科技创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对于中国而言,这可能不是唯一模式。中国拥有更多全方位的做法。

2024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对金融机构做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以上海为例,上海已形成覆盖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的科技信贷体系。针对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型企业,上海科委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发了多种信贷产品。

“中国在科技创新的初期融资阶段上,有着非常好的潜力。”高盛集团亚太区总裁Kevin D SNEADER表示,中国科技创新工作做得比较到位,最重要的是将创新成果规模化。这需要更多的时间达成,这也是机遇所在。

精做:发挥枢纽平台作用

枢纽是掌握事物顺畅运转的关键。伴随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从全面落地到逐步走深走实,交易所在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

作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上海和香港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协调发展,共同助力打造国家金融核心竞争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表示,交易所在支持科技创新过程中,可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从历史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都伴随着强大的资本市场和强大的证券交易所崛起,无一例外。上交所在推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当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二是从现实的维度看,上交所科创板设立后,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是从未来的角度看,交易所有两大重要使命值得进一步落实:如何增强市场的包容性,支持科技创新;如何加大监管力度,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打假防假,促进资本市场生态建设。

在全球绿色转型的趋势下,如何帮助新兴企业以香港作为基点、锚定全球化,这是很值得思考的议题。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帮助中国发展好绿色新名片,香港大有可为。一方面,绿色新型行业本身的发展就需要资本市场提供资金,已有一批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目前,在香港上市的7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总市值达到6000亿港元。

另一方面,香港还可以帮助内地的企业扬帆出海。目前部分新兴行业的企业,已通过直接投资新厂或者组建合资企业的方式,在海外不同的地方加快布局。香港不仅具有国际融资能力,而且具有紧密联系其他市场的优势。这些企业在香港获得国际资金支持后,也可以利用香港的平台继续开拓国际市场。

巧做:延伸重塑金融服务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需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题。这也是多元化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承载能力之一。

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媒介。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理委员会主席陈亮表示,投资银行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桥梁,能够有效地发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在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投资银行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可以为实体经济,尤其是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提供稳定长期的资本投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第二,投资银行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直接融资渠道,尤其是为真正具备硬科技实力的企业上市保驾护航,助力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第三,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上市后,投资银行还能通过并购交易、财务顾问、持续的督导以及基本面的研究、市值管理、股权激励等,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双向发力,才能赋能科创企业加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在间接融资领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提了三点想法:一是金融服务方式要再延伸、再重塑,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各个创新领域;二是以金融服务内容再定义和再深化,促进优质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挖掘;三是风险管理策略的再审视、再优化,有效地平衡发展和安全。这是自身改革的内容,将来对于风险不仅是控制管理风险,还包括定价风险,甚至下一步商业银行会有目的性地主动搭建工程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谈到“如何形成科技产业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时,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官赵海英表示,有一个关键词是“双轮驱动”。所谓“双轮驱动”是金融为科技创新、为产业提供资金,以支持其成长。同时,拿到资金的企业,需要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