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上华为、实现盈利的赛力斯,选择火速兑现与国资的回购诺言。
6月11日晚间,赛力斯一纸公告宣布,拟由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按协议约定收购菁云创富、赛新基金所持的赛力斯电动55%的股权,相应收购价格约为12.54亿元。
按照赛力斯电动的净资产状况,赛力斯此次收购金额溢价幅度接近2倍。不过,这一交易始于国资在两年半前对小康股份的“雪中送炭”。赛力斯如今翻身后,如约完成回购承诺。
与此同时,赛力斯还宣布一项会计估计变更,即将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的摊销年限从8年调整为5年,从而“主动”减少今年归母净利润约4.26亿元。
溢价190.95%
赛力斯披露的公告显示,该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重庆赛力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的议案》,拟由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按协议约定收购菁云创富、赛新基金所持的赛力斯电动55%的股权,相应收购价格约为12.54亿元。
在此之前,赛力斯电动由赛力斯汽车持有45%股权,而菁云创富、赛新基金则持有剩余40%和15%股权。
菁云创富由建信信托持股56.25%,重庆国资旗下的平台持有剩余股权。而赛新基金背后同样有着重庆市国资委的背景。
赛力斯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赛力斯电动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分别实现1.05亿元和2932.07万元营收,两个报告期内均为亏损状态,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5295.25万元和1054.69万元。
而截至今年3月底,赛力斯电动的净资产为7.85亿元,而其55%股权对应的净资产约为4.31亿元。以此计算,此次赛力斯收购赛力斯电动55%股权的对价,较该部分股权净资产溢价190.95%。
国资“雪中送炭”
资料显示,赛力斯电动的成立要追溯到2021年12月底。彼时,正值赛力斯的前身小康股份与华为牵手之后。
当时,小康股份的赛力斯SF5车型正遭遇停产传闻。赛力斯SF5,正是小康股份和华为合作所推出的首款智选汽车产品,即为AITO问界M5车型的前身。该车型曾在2021年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正式亮相,引起市场关注。
不过,随后的停产风波,不免令市场对小康股份的生产能力充满怀疑。正值危难之时,重庆国资向赛力斯伸出援手。
彼时,小康股份曾在公告中称,公司与国际领先的ICT企业深度跨界合作,迎来了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新阶段下的历史性机遇。“为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增强公司资金实力,公司引入了政府投资平台入股以支持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
因此,这一背景下,当时小康股份决定投资设立赛力斯电动。具体来看,菁云创富、国有独资企业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专项基金(专项基金,即此后的赛新基金),与小康股份方面签订《投资协议》合资成立赛力斯电动,建设运营“赛力斯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总成项目”。
据悉,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其中小康股份方面出资9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5%;菁云创富和专项基金分别出资8亿元和3亿元,占比40%和15%,三方分两期出资。
“主动”缩减净利润
需要提及的是,上述合作计划,在当时便约定了退出时间和退出价格计算方式。
根据当时协议约定,在首期投资价款实缴完毕起36月内,小康股份向投资人以定增方式购买投资人所持有的全部合资公司股权;或者任何第三方提出购买合资公司股权条件优于协议股权回售价款的,投资人有权选择向该第三方转让股权。
按照约定,股权回售价款的计算方式为:(1+6%*N)-目标公司累计分红,N为投资年数。换言之,赛力斯当时以6%的年化利率获得了国资资金资助。
如果以当初菁云创富和赛新基金合计支付的11亿元投资款计算,国资平台在2年半时间内也获取了1.54亿元投资差价。
而作为赛力斯而言,在今年首个季度实现正向盈利的背景下,便立刻完成了2年半前的回购约定。毕竟在2020年-2023年度,赛力斯净亏损分别为17.29亿元、18.24亿元、38.32亿元和24.50亿元,四年共亏掉了98.35亿元。而在今年一季度,赛力斯成功完成逆袭,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
有意思的是,就在利润转正之际,赛力斯除了提前回购合资公司股权外,还宣布了一项会计估计变更,即将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的摊销年限从8年调整为5年。
公告显示,本次会计估计变更预计会增加赛力斯2024年度无形资产摊销约10.26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约4.26亿元,而本次会计估计变更也将对以后年度摊销及净利润产生影响。有投资者甚至直言,“说明赛力斯今年不缺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