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级市场时代,如何操盘产业并购?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创业资本汇 张淑贤2024-05-13 20:31

股权财政代替风险投资和美元基金、“买买买”代替“卖卖卖”……在新一级市场时代,投资圈何去何从?又该如何操盘并购投资?资本出海前景如何?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球投资并购峰会:产业力量驱动新一级市场”上,数百位投资与并购领域的上市公司高管、投资机构合伙人,聚焦产业并购新起点、中国资本出海新动力等话题,探讨现阶段境内外并购投资领域的新见解和新思路。

何为新一级市场?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表示,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和机遇,“随着技术的进步,如钢铁产业的转型和智能驾驶的发展,人类社会将经历类似于从马车到汽车一样的根本性变革。”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期,需要通过创新、赋能和并购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孙立平说。

中国经济从单边增长的红利时代进入存量整合周期,映射到一级市场,即为“新一级市场”。

晨哨集团CEO王云帆表示,当前的一级市场,人民币基金全面取代了美元基金,以国资和财政资金为主的LP全面取代了市场化的LP,同时从“买买买”到“卖卖卖”,区别于此前的一级市场,被称为“新一级市场”。

“资本永不眠,新一级市场正在诞生,也就是说,一级市场的新生态已经形成。”王云帆说,“中国LP市场上连续5年财政和国资出资比重超过50%,去年更是超过70%,底层资本结构变了,市场投资逻辑也变了。”

目前,一级市场投资路径也由LP把钱给GP—GP投项目—等上市,变更为上市公司收购项目—退出后把钱给GP—GP还给LP,资本流向发生了变化。

“当前并购市场的主流模式是上市公司并购,包括产业整合和市值管理。”王云帆说。

上个月发布的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指出,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华泰联合证券投行并购部执行总经理栾宏飞表示,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影响长远,IPO上市门槛提高会倒逼一级市场投资估值定价体系回归到相对合理范围内,这一估值也会逐步与并购重组市场趋同。同时,新“国九条”明确鼓励A股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一些小市值的细分赛道龙头上市公司,可能会优于其他未上市的公司成为并购标的,因此A股之间抱团取暖、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强强联合等目的的整合预计会越来越多。此外,国资委对国企市值管理和资本化等要求,也让国企更有动力通过A股资本市场提高各项指标。

产业并购元年是否来临?

基于以上判断,栾宏飞认为,并购市场后续还会继续持续活跃,等下一个经济周期到来时,有可能以产业并购为主旋律的并购2.0时代就到来了。

2024年会是中国产业并购元年吗?“我们期待是!”王云帆说。

数据显示,在2023年89起重大资产收购当中,以产业并购为目的的交易有73起,占比达到82%,这也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比例。

产业并购对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天风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赵晓光看来,产业深度并购时代到来是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的,“产业发展的最根本规律是规模效应,突破边界之前规模越大越有优势,通过并购实现的人才、渠道、研发、采购以及管理等全方位整合,可以帮助企业形成较强的产业共赢效应。”

既能实现资源优化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市场份额,又能增强企业规模效应、拓展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降低风险,产业并购成为当前一级市场争相布局的领域。

盈峰集团董事兼副总裁、盈峰投资董事长苏斌表示:“我们在不同领域和不同项目上跟国资合作,未来3—4个月国资角色会发挥更显著力量,民营企业以及市场化并购基金都需与国资相互促进生长。”

广慧并购研究院院长、广慧投资董事长俞铁成表示,国有企业因其雄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在并购中表现突出,特别是在环保、园林、市政施工和新能源等与国家战略紧密相关的领域。这些并购不仅能为经营困难的公司带来转机,还能通过国企背景增强其业务机会和市场信任。

俞铁成也提及国有企业在并购时面临的挑战,比如定价限制和复杂的决策流程。他强调,并购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商业行为,信息不对称和企业整合的复杂性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资本出海路在何方?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祁斌刚从中东回来不久,4月24日,中投公司与中东地区最大的资管公司Investcorp(恩伟资本)设立10亿美元的中国-海合会国家产业合作基金。

这是中投公司成立的第7个双边基金。目前,中投公司还正在积极推动中国-东盟基金筹备工作。

在新一级市场下,资本出海同样呈现着新逻辑新趋势。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斌表示,在当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正在经历快速的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买卖关系,而是向着深度参与全球市场和产业链布局的方向发展,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已进入了新阶段。

在王云帆看来,资本出海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始于2021或2022年的第三个阶段,代表企业为TST,即3家中国人创办的面向海外的公司,分别为抖音的TIKTOK、全球跨境电商时尚消费品SHEIN、拼多多美国版Temu,“这3家公司从事的都是海外业务,而非中国本地业务,这个阶段称之为‘产业出海’。”

“2023年流行一句话,‘不出海就出局’,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很多产业形成了强大的商业模式以及供应链产业链能力,在国内市场太卷的背景下,只能出海拓展海外市场。”王云帆说。

“产业出海”又分为三种情况,分别为运营出海,针对海外市场开发了新产品和新服务,直接以海外市场为目标市场;产能出海,制造业在海外开设工厂,在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同时,实现生产全球化;资本出海,比如,中国企业收购海外公司,带到中国运营并分拆做大,再在海外上市。

阿布扎比第一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邹江磊观察到,中东各个行业以及产业业态,都正成为中国企业注重的投资方向,“前期主要是实体企业投资,慢慢的,金融机构跟着实体企业发现商机,也开始在中东地区布局,目前中国的基金也在看中东市场,未来3—5年,相信中方机构,包括大型机构、基金以及财富管理机构都会在中东配置资产。”

“投资我们很反对抓所谓的‘风口’,而是应判断一项技术是否是趋势,风口会过去,趋势不可逆。”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卫哲说。

以AI投资为例,卫哲介绍,嘉御资本采取的策略是美国前瞻、中国落地、产业赋能,嘉御在美国设立了AI基金,只投软不投硬,在中国则围绕AI只投硬不投软,“由于美国团队的前瞻性,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市场如何投硬件。”

为助力中国资本出海,在此次大会上,“大虹桥全球投资并购在线项目库”正式上线。截至今年4月底,“大虹桥全球投资并购在线项目库”已覆盖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8个海外项目,并购类项目约占60%。同时,项目库已上传一手海外投资需求1017个,其中控股股权投资需求占比约60%。目前,项目库内已有1600多家上市公司买方、5000多家非上市产业公司和200家私募股权基金。

责编:王昭丞

校对:赵燕

2024证券时报“寻找创投‘金鹰’、发现企业‘新苗’”行动计划报名倒计时!

点击下方图片扫码即可报名!错过再等一年!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