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赛事焕新老工业基地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1-05 09:24

每逢越野赛事,市大武口区百姓都能感受到别样的热闹。这座贺兰山脚下的老工业城市,曾“每个山沟都是人”,后因资源枯竭等原因日渐沉寂。近些年,与当地生态工业游线路紧密结合的越野赛事,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

“一些大企业倒闭后,年轻人越来越少,有时候走在街上感觉空落落的。但是,这些年明显感觉有活力了,像汽车越野赛、音乐节之类的,吸引了好多外地年轻人,路上的车都多了。”59岁的大武口区居民秦秋玲说。

2023年国庆节假期,大武口区凭着贺兰山2023汽车越野文化嘉年华又“火”了一把。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的200余名赛车手和领航员在贺兰山下风驰电掣,其中不乏多次斩获各类赛事冠军的专业赛车手,如“圈内”知名老将李鹏程和“美女赛车手”李彦毅等。

“贺兰山下有泄洪沟、河谷、浅滩、荒漠等,地形比较复杂,沿途的风景也很美。”李彦毅说,沿路大小碎石密布,自己被颠得“没有在座位上坐着,一直都在空中蹦蹦跳跳”,而经过涉水路段时车内起雾、看错标识走错路等状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给比赛增添了刺激感。李鹏程则认为,赛道兼顾了安全性,非常适合车队里的新人赛车手挑战自我。

精彩的越野赛事汇聚了人气、拉动了经济。“这次赛事一共吸引了6万多名观众,好多都是从外地来的。区内一共有16家星级酒店,入住率从淡季的百分之二三十增长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有些酒店甚至出现了房源紧张的情况。”大武口区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陶伟说。

老工业基地如何化劣势为优势,重振知名度?大武口区交出一份“生态工业游”答卷,汽车赛事就是重要一环。陶伟告诉记者,当地利用贺兰山地理文化资源禀赋,邀请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作专业指导,打造了兼具观赏性和挑战性的赛道,并将赛事终点设在当地知名文旅“IP”——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上。此外,当地还抓住赛事机会推介旅游路线,并给赛车手发放了包含葫芦烙画、贺兰石印章等当地非遗文创产品的“礼遇大武口”礼包,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三产融合。

同时,赛车手们也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宣传大武口区。比如,李彦毅就连发数条短视频,介绍自己在贺兰山下的参赛体验,并分享获得的文创礼包等,取得了可观的互动量。

迄今为止,大武口区已成功举办三届贺兰山大峡谷汽车越野拉力赛,逐渐形成品牌效应。陶伟介绍,2023年的赛事规格较前两届有显著提升,尤其是在资金筹措利用上创新模式,增加了音乐节、美食节等配套活动。

“以往都是政府花钱购买第三方服务,但能做的事并不多,本地人自己热闹几天就什么都不剩了。2023年,我们借助基金会的力量,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和赞助方,花更少的钱办更好的赛事。”陶伟说,这一模式更可持续,希望未来有更多赞助商参与其中。

如何打破“赛时热、赛后冷”这一瓶颈?陶伟介绍,大武口区计划2024年打造永久赛事举办地,除了全国性赛事外,还可承接日常训练、小型俱乐部赛事等,以增加收入、提升知名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武口区也会出现赛车改装等配套服务,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