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再证明:有封锁,就有突围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韩和元2023-09-22 06:49

韩和元.jpg

【和而不同】

从2019年起,尽管遭受美国技术上的极限打压,在极端困难的时期,甚至不得不断臂求生,把荣耀系卖掉,大幅收缩业务。最终,华为不仅没有被打趴下,反而绝地求生,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对抗逆境。因而,它这番的突围,并不让人感到丝毫意外。

韩和元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国对他国经济和技术所施加的封锁,最后总表现得那么事与愿违。譬如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封锁,和由此引发的大航海。大航海无疑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使原本独立的各个文明连成一体,同时也引发了欧洲人的科技革命。但在大航海时代开始时,欧洲人在航海技术方面并不领先,中国人、阿拉伯人的航海技术都比欧洲人强,但为什么偏偏是欧洲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得从13世纪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说起。受益于印刷术,在欧洲信息的传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捷而广泛。阿拉伯人无意之中做的印刷术传播,及奥斯曼帝国所做的经济封锁这两件事,仿佛是专为欧洲文艺复兴准备的。文艺复兴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当然,文艺复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4世纪开始,一直到16世纪,前后持续约三百年,原因就是宗教势力的反扑。科学带有天生的客观性,和宗教具有与生俱来的矛盾。欧洲的知识分子抬出古希腊的科学,也是为了打破教会对一切事务的话语权。罗马教廷当然不会对动摇其统治的行为坐视不管,它将一切不符合宗教利益的行为都视为异端邪说,有的人甚至因此而死,比如布鲁诺。

但正因文艺复兴,欧洲人打开了眼界,这才发现自己居然这么落后,而东方早已把他们远远地抛在身后,尤其是传说中的中国,按《马可·波罗游记》里的说法,那里就是遍地黄金,富得流油。得益于古希腊的文化基因,欧洲人天生具有海洋商业文明的嗅觉,商业文明的特点就是哪里有钱就往哪里跑,既然东方富有,那就去东方寻找财富。

按传统路线,欧洲人去往东方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陆路,走地中海东岸,过两河流域,越伊朗高原,再经中亚,然后可以到达中国;另一条路,从埃及,过红海,入印度洋,走海路。只是,由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横亘在中间——1499年奥斯曼帝国打败了地中海的霸主威尼斯,夺取了意大利商人在地中海沿岸的许多贸易据点。此后,整个丝绸之路完全被奥斯曼帝国垄断,并对过往的西方商人课以重税,这让西欧国家为获得东方的香料和瓷器,不得不重新寻找一条绕开奥斯曼的新商路。

而在这之前,中国的指南针也被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大航海时代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伊比利亚半岛资源贫乏,不适合农业种植,如果没有贸易,这两个国家会贫弱不堪,更要紧的是,这里还是抵抗北非穆斯林入侵的前线,如果不寻找出路,作为基督徒的欧洲人运命堪忧。也正是因此,最先吹起大航海时代号角的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

无独有偶,封锁失败的案例,还有英国对法国和美国的技术封锁。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上半叶,联合王国无疑是当时全世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是它领先于世界诸国的主要因素。为了保持他们从纺织机和蒸汽机带来的竞争优势,英国人对工业技术如同国家机密一样,保守不泄露。为了防止科学技术外泄,1765年至1789年,英国政府甚至通过了若干的法律,禁止纺织与机器方面的熟练工人迁出,也不许纺织机、图样或模型出口。

然而纵是如此,仍然无法阻挡最新的科学技术的向外传导。因为它无法阻止人们的脚步。有美国的“制造业之父”之称的塞缪尔·斯莱特就是典型。塞缪尔(1768-1835),生于英国德比郡,14岁起学习纺织,掌握了纺织制造的全部知识。1789年11月,塞缪尔就带着他充满于脑海的先进工业技术,不顾联合王国对熟练工人外迁的禁令,打扮成了个农场雇工,乘上了赴美国纽约的客船。1793年,塞缪尔凭借记忆,成功地复制了阿克莱特纺纱机,并拿着这些机器,于当年年底,在帕塔吉特与人合伙开设了一家全新的纺织工厂。这也是美国工厂制度的开始。英国新式纺纱机的仿制成功,使美国的棉纺织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成为打响美国工业革命的第一枪。几年以后,塞缪尔的兄弟约翰也从英国来到美国,并带来了关于克隆普顿(1753—1827)发明的“缪尔纺纱机”的相关知识。

《美国经济史》作者福克纳根据1860年《第八届人口调查》报告做了一份统计,统计显示,1860年时生活于美国的400万移民中,像斯莱特兄弟这样的机械师共407524人。而商人移民的数量同样庞大,为231852人。这无疑成为美国工业最具活力的新鲜血液。除此之外,还有矿工39967人,工人872317人。正是这些资本家和工程技术移民的到来,也将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从欧洲,尤其是从英国带到了美国。为此,美国学者马尔温德·琼斯就曾指出:“美国的每一个基础工业——纺织、采矿、钢铁工业,都是靠英国工匠、工人、经理带来的技术。”

同样的案例还有拿破仑对英国的封锁。已故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奥尔森教授曾系统地研究了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对英国食品的禁运封锁情况。这一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战时短缺经济学》一书。奥尔森在书中写道,如果按照食品进口量这一标准来予以衡量,那么,法国于战时对英国所实施的食品运输的封锁,无疑是异常成功的。因为在该时期,英国的食品进口量确实大幅下挫。但问题在于,英国很快就对法国的封锁,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英国人采取了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及杜绝浪费等举措,来予以应对。

奥尔森说,由于替代的可能性,英国在应对封锁造成的短缺时,并不像拿破仑所想象中的那么僵化。它们有相当强的能力,来替代那些短缺的商品。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替代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替代,即以某种替代品取代供应短缺的商品,就如用玉米替代大米。它的这种替代事实上更彻底,即英国人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来替代了先前的稀缺。

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曾高度评价奥尔森的这本书,认为这本著作是研究一国对他国实施经济封锁,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经典范例。在书中,奥尔森告诉我们,拿破仑的大陆封锁禁令并没有达到从经济上窒息英国的目的。反倒是在这种政策的刺激下,英国这个在食品供应方面,长期依赖于进口的岛国,决心成为一个不受制于人的农业强国,它很快就发展起了足可媲美法国的农业生产体系。

美国《华盛顿邮报》显然也持有奥尔森的这种观点,它曾称:制裁不会阻止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制裁、封锁只会刺激中国自主研发的决心。我亦持相同看法,2021年3月,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结果及其启示》的文章,对欧美的经济和技术封锁,予以了质疑。

事实也是如此,从2019年起,尽管遭受美国技术上的极限打压,在极端困难的时期,甚至不得不断臂求生,把荣耀系卖掉,大幅收缩业务。最终,华为不仅没有被打趴下,反而绝地求生,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对抗逆境。因而,它这番的突围,并不让人感到丝毫意外。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