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促消费21条来了!关乎汽车、住房…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家明2023-09-15 20:50

全面“通关”后,深港两地迎来消费高潮,也进一步助力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9月15日,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聚焦优化消费环境、鼓励汽车消费、支持住房消费、壮大服务消费、便利港人消费共五大方面21条措施,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

加快建设“超充之城”

汽车一直是消费领域的重头戏。《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以及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对提前报废或迁出“国Ⅳ”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普通小汽车并于年底前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的,给予最高10000元补贴,可与省、市、区其他补贴政策叠加享受。鼓励旅游客运车辆、园林作业车辆及机械设备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对政策发布实施之日起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旅游客运车(含清洁燃料客运车)、新能源园林作业车辆及机械设备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台补贴。

此外,《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二手车交易和出口。落实二手车经销业务奖励政策,对二手车经销企业按照经销额的0.5%给予奖励。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市场也拥有巨大潜力。《若干措施》提出加快建设“超充之城”,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充电网络,到2024年底累计建成充电桩45万个、超级快充站175座、V2G示范站85座、综合能源补给站30座。此外,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新能源汽车通用型换电示范站,在用地、审批、运营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快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改造升级,推广《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新改扩建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设置集中充电设施,优先设置充电柜、换电柜,支持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企业对照地方标准加快存量设施改造升级。

据悉,深圳计划到2025年建成覆盖全市的新能源汽车超充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效率,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推进城市停充一体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充电设施覆盖率,在具备条件的加油(气)站配建超充或换电设施,积极推进建设加油(气)充换电等业务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站,同步推进车网互动技术落地应用,推动充电场站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发挥虚拟电厂模式优势和充电设施灵活调节优势,打造以新能源汽车移动储能为特色的电力充储放一张网产业新生态。

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

在住房消费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在本市无商品住房、政策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每月最高可按申请当月应缴存额的80%提取;新市民或者青年人职工每月最高可按申请当月应缴存额提取。多子女家庭职工每月最高可按申请当月应缴存额提取,办理房屋租赁合同备案的,提供相关材料后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不受月应缴存额限制。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的,可按实际租金提取。

老旧小区的改造也备受关注,《若干措施》提出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及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拓宽电梯加装及更新改造大修资金来源,通过“维修资金+业主自筹+政府补助”等方式筹集资金。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推动新建住房全屋智能应用。

挖掘消费潜力

《若干措施》提出挖掘数字消费潜力。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广电企业发展数字家庭用户,面向家庭用户提供家庭数据中心硬件产品和“3T”服务套餐(1T云存储空间/年、1T网络流量/月、1T学习资料/月)。

《若干措施》还提出丰富餐饮消费体验,大力培育引进头部餐饮企业,对符合条件的新引进餐饮企业分档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扩大文体消费规模,激发旅游消费活力。积极引进培育世界一流旅游头部企业,优化深圳旅游产品供给,对组织来深过夜游的旅行社,按照每人每夜最高100元(每人最多补贴3晚)的标准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若干措施》还提出释放会展消费动能,提升健康消费水平。

便利港人消费

为了进一步加深深港消费的合作和互动,深圳在消费方面可谓做足文章。《若干措施》提出面向港澳游客加强宣传推介,优化港澳游客消费服务,开设口岸与重点商圈和景区间的免费接驳线路,增加口岸网约车上车地点指引标志。在全市打造10个以上港人旅游消费服务示范街区。此外,深圳还提出要完善跨境支付环境。支持港澳居民在深圳办理取现业务和开办内地银联卡,提升数字人民币账户与八达通等港澳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互通水平,扩大微信香港钱包、支付宝香港钱包、港澳版“云闪付”钱包、港澳本地“银联系”钱包等跨境电子钱包在深圳使用范围,支持开展面向港澳居民以及深港、深澳异地家庭和亲友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跨境消费活动。

对于商圈经济,《若干措施》要活跃提升商圈经济。扩大高品质消费项目供给,全力加快罗湖核心、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空港会展、龙岗大运等商圈建设。

校对:高源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