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金融机构、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 上半年四大AMC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吴杨2023-09-01 07:44

近日,四大AMC陆续披露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数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8月31日,中国华融、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资产四大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AMC)均已披露2023年上半年成绩单。上半年,AMC公司持续推进主业转型,聚焦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房地产纾困等方面,积极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分析人士表示,在监管政策引导背景下,不良资产行业未来孕育较大发展机遇。四大AMC亦将充分发挥行业逆周期救助功能,持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凭借其在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等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发挥好金融稳定器作用。

持续推进主业转型

上半年,多数全国性AMC主业转型深入推进,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8月29日,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华融、中国信达同日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华融资产总额9349.68亿元,较去年末略有下滑。上半年,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为356.49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49.16亿元,同比大幅减亏73.9%。

此外,截至6月末,中国信达资产总额达1.59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收入342.98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68亿元,同比下降9.8%。

不良资产经营是AMC的核心业务板块,多家AMC不良资产收购成效明显。例如,截至6月末,中国长城资产收购金融不良资产项目56个,收购债权本金133.09亿元;中国东方累计收购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1407.12亿元,有效支持山东、广西等地多家中小金融机构快速剥离不良资产。

参与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过去快速扩张的全国性AMC在2018年出现集体盈利下降后,纷纷走上了瘦身提效、回归不良主业的道路。”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表示。

半年报显示,四大AMC深入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及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工作。数据显示,中国华融上半年共收购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债权234亿元,支持并推动六省市地方中小银行处置试点。

在助力房地产纾困方面,以中国信达为例,上半年,该公司投放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26个,投放金额95亿元,保障10437套商品房按期交付,带动586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沈娟认为,AMC机构的介入可为地产风险化解、优质资产盘活提供更加灵活的市场化处置方式,提升地产风险处置效率,完善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市场化风险化解机制,加速推动房地产市场有效出清。

机遇和挑战并存

AMC着力化解金融、房地产风险离不开监管层面的支持和引导。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不良资产行业在困境中孕育发展机遇,但AMC公司未来亦应做好风险管控工作,纾困救助更应谨慎。

“综合分析当前形势,不良资产行业依然具有充沛的市场机遇。”中国华融总裁李子民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股票注册制全面推行、信托业务分类进一步规范等将加大不良贷款市场的供给。同时,房企纾困、国企改革及中小银行改革等亦将进一步丰富不良资产业务领域。

中国信达也在中期业绩公告中表示,总体来看,上半年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金融风险持续出清,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展望未来,沈娟表示,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处置业务量的加大叠加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增大、资产包价值进一步贬损、处置难度增加等问题,对AMC公司的估值定价和存量资产回收带来挑战。AMC公司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