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港股拟高溢价私有化
来源:深圳商报2023-06-30 09:07

今年以来,港股私有化案例频现。近期又有达利食品、保利文化两家港股公司宣布将被私有化,股价应声大涨。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今年提出私有化的公司还有伊泰煤炭、江南集团、安宁控股等。业内认为,部分港股私有化退市后或回归A股。

达利食品6月28日公告,创办人兼控股股东许世辉建议透过计划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每股现金价3.75港元,较停牌前溢价37.87%,涉资最多57.07亿港元。生效后,公司将向港交所申请撤销股份的上市地位。达利食品28日复牌大涨近三成。

保利文化同日称,与要约人保利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中艺世纪文化订立合并协议,建议由要约人通过吸收合并私有化该集团和撤销上市地位,向H股股东以现金支付每股H股8.88港元,较停牌前股价溢价约77.6%。保利文化28日复牌大涨近七成。

对于港股私有化,深圳一家私募基金高管对记者表示,“港股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的主要原因通常是股价低迷,甚至股价远低于净资产如保利文化等。由于成交量长期偏低,股票丧失再融资功能,上市失去意义,部分公司会谋求回归A股。此外,提出私有化的公司还存在现金水平高、大股东持有五成以上的绝对控股等特征。”

关于退市后的去向,选择私有化的企业一部分不再上市,一部分会选择重新上市,主要是回到A股市场,尤其对于国企而言回A概率较高。

如罗欣药业此前在港股私有化退市后,借壳东音股份回归了A股。此外,华熙生物、华润微也是在港股私有化退市后回归A股,登陆了科创板,估值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由于香港市场向来注重保护中小股东,所以一家上市公司要私有化退市需要满足各种条件。港股市场上私有化的成功率有多高呢?根据机构统计,从2010年到2018年的8年时间里面,共有43起私有化案例,其中成功私有化的有35家,也就是说成功率大约为81.4%。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