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股份:营收净利双增 中国钒业龙头迎来发展新机遇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03-29 15:36

3月28日,钒钛股份公布了2022年年报。整体来看,在钒钛行业景气度回升的大背景下,公司2022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取得一定幅度的增长。展望未来,公司定增布局钒技改与钒电解液研发后,会增强钒电池产业链竞争优势,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钒产品量价齐升保障2022年业绩增长

钒钛股份是世界主要的钒制品供应商,同时是国内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国内重要的钛渣、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

钒产品主要用于钢铁行业,其周期性与钢铁行业周期性变化规律保持基本一致,而在非钢领域,而钒电池储能需求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供给方面,全球范围内,钒产业近年未出现大规模新增产能,我国国内部分钒企业于去年陆续投产,钒产业产能小幅增长,市场供需结构整体平稳。

钛白粉是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整体上看我国钛白粉生产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且产品同质化较为明显,行业竞争及价格竞争相对激烈,产业发展持续向行业头部厂商集中。

2022年,全球经济继续承压,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钒钛股份通过结合市场和政策变化科学调整经营策略,做大效益产品产销规模,做优产品销售价格,降本增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88亿元,同比增长7.31%;实现归母净利润13.44亿元,同比增长1.24%(图),实现每股收益0.1565元,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6.47%。

image.png

分产品来看,公司钒、钛两大产品的表现略有差异,其中钒产品的表现更为出色。2022年,公司钒产品实现销量4.91万吨,同比增长15.27%;实现营业收入58.14亿元,同比增长28.78%;钒产品毛利率为32.08%,同比增长1.58%。可见,钒产品的量价齐升是拉动公司2022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钒电池储能需求将成未来看点

2022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基于安全性考虑,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政策端对安全性加大重视,未来大型储能项目更倾向于安全性更高,且已开始初步规模化发展的钒电池技术路径。国家政策层面正不断加大对低成本钒电解液制备、关键材料研究、电池结构设计研究等关键性技术的支持,为钒电池储能及其配套关键材料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

公司表示,作为全球主要的钒产品供应商和国内重要的钛白粉供应商,将深化钒在钢铁领域应用推广,进一步扩大钒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占比。

业内人士认为,钒储能项目蓬勃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钒的消耗。钒钛股份未来的主要看点来自储能用钒需求提升有望推动钒价稳步上涨。公司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深度布局。

今年2月13日,公司公告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和大连融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全钒液流电池产业深度合作。该合作有利于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加速规模化。今年公司预计向大连融科供货钒产品折五氧化二钒8000吨,较2022年大幅增加。同时公司与大连融科合建四川钒融储能,拟分期建设年产6.2万立方米电解液项目。三方在产业链上具有协同效应,深度合作将加速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规模化落地攀枝花。

此外,公司在定增预案中表示,拟投资1.8亿元用于五氧化二钒提质升级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强钒产业链上下游的市场掌控力,推动钒在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拟投资0.8亿元用于钒电池电解液产业化制备及应用研发项目,以降低钒电解液成本和提升全生命周期收益,增强公司在钒电池产业链竞争优势。

财通证券预计,公司2023、2024年分别有望实现营业收入172.29亿元、203.42亿元,有望实现净利润26.43亿元、37.11亿元。作为中国钒产业的老牌龙头企业,在储能钒需求爆发的背景下,无疑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CIS)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