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临门: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重磅亮相 开创深睡新时代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03-22 11:18

3月21日,第23个世界睡眠日,科学睡眠领导者喜临门(603008.SH)携手诺奖获得者、喜临门首席科学家乔治·斯穆特博士,重磅推出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共同突破全球最前沿科技,挑战延长深度睡眠时间37分钟,是喜临门在睡眠经济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图片1.png

开创健康深睡新时代,喜临门挑战深睡延长37分钟

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新品发布会上,喜临门首席科学家乔治·斯穆特博士首次亮相。作为诺奖得主、爱因斯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致力于从事大健康、大数据领域、生物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发以及其他先端医学生物技术的开发,增进人类健康。

乔治·斯穆特认为,睡眠对于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而决定睡眠质量的关键在于深睡时刻,深度睡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细胞再生和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加强人体免疫能力。

喜临门此次联手乔治·斯穆特博士共同打造的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融合全球顶尖诺奖科技,不仅是实现了极致静音、空气感律动、抗菌防螨防病毒等功能的智能床垫产品,更是在为每个人量身定做深睡监测管理、睡前引导助眠等更智能、更卓越的睡眠健康管理,可实现突破延长37分深睡时间,全程守护舒适深度睡眠。

具体来看,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将助眠画面、声音等视听感觉转化为了触感,为用户提供一种海浪式的律动,帮助用户舒缓身心,更好很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而在进入深睡状态后,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则以最权威中国人体数据库—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空气能床芯自动调节不同的支撑力,实现5模式软硬智能调节+睡姿自适应、为中国人量身定做舒适度的效果,尽可能的减少翻身等打断深睡体验的动作,维持用户的深度睡眠状态。

同时,通过对用户睡眠时的生命体征精细化感知,即时获知专属个人的睡眠数据,并精准识别仰卧和侧卧状态,支撑随睡姿切换,侧卧不压肩,显著改善脊椎状态,在一次次的睡眠状态识别与调整中持续优化睡眠体验。

在这些智能化功能的加持下,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可以有效地给用户增加多达37分钟的深睡时间,进一步改善整体睡眠质量。37分钟,对于分秒必争的“黄金睡眠时间”来说,意味着跨越性的进步与睡眠质量质的跃升。

图片2.png

而在这37分钟背后,则是喜临门39年以来的技术沉淀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集中爆发。挑战世界前沿深睡科技,创造触手可及的深睡机会,守护健康深睡,实现“劳睡平衡”,以睡眠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也将是喜临门与乔治·斯穆特博士持续深耕的共同课题。

抢滩万亿睡眠经济市场,科学睡眠领军者扬帆起航

喜临门睡眠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去年国人普遍睡得更晚,也起得更晚了。2022年国人的入睡时间集中在23点~1点,相较于2021年,集中入睡时间向后推迟了1个小时,这种严重的睡眠拖延行为也意味着很难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在探索产品改善国民睡眠现状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睡眠需求中发掘出了机遇,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已被悄然催生。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中国睡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从2616.3亿元增长至3778.6亿元,增长44.42%,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随着睡眠经济崛起,床垫行业从家具功能正逐步转型为睡眠健康定位,床垫产品与科技属性逐步融合成为传统床垫破局趋势之一。根据京东2022线上睡眠消费报告,2021年智能床垫搜索量同比增长426%,销量同比增长2.4倍。

在此背景下,喜临门加快研发的进程,新产品持续迭代升级,致力于构建智慧睡眠生态体系,实现品牌方与消费者双向奔赴的局面。财报显示,喜临门研发费用逐年提升,从2017年的0.7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8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4.6%,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研发投入的提高加快了喜临门科技成果转换能力。如公司耗时9年研发推出Smart Wave护脊深睡系统,并于2020年推出首款床品Smart1智能床垫,其拥有768个空气弹簧、睡姿智能适应和汇聚2.6万人的AI睡眠数据三大核心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Smart1智能床垫还在C端与华为智能生活平台对接,B端与涂鸦智能和华住合作,共同孵化智能睡眠市场。智能睡眠是系统、产品以及服务的结合体,更考验品牌的研发和技术实力,印证公司在床垫品类方面的领先研发能力。

喜临门此次联手乔治·斯穆特并共同推出首款iSleep Ai空气能助眠床垫,是对原有睡眠赛道的再次强化布局,有利于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抢占万亿级睡眠经济市场。在睡眠经济的风口上,具备研发、产品以及渠道优势的喜临门已抢占了先发优势,未来有望用更多科技产品打破国民睡眠困境,引领中国睡眠产业健康发展。(CIS)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