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外贸企业也迎来了一个忙碌的季节,对外沟通的壁垒被打破之后,企业的海外业务正重焕生机。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广东、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多家上市公司,对拉回海外业务的迫切感,成为这些公司节后工作的主基调,各家奋战“开门红”力争为新的一年打下良好基础。
当前,随着多个行业复苏回暖,相关公司的海外订单正源源不断涌来,不少企业忙生产赶订单忙得不亦乐乎,也有企业筹划着新的海外扩张布局。记者注意到,今年,稳外贸成为多地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各地的扶持政策也为上市公司外贸复苏提供了助力。与此同时,面对新趋势下的国际竞争,上市公司更为重视“内功”的修炼,加大力度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上市公司发起海外出击动员
一边拉业务一边赶订单
“疫情放开后,我们对外交流已经逐步恢复常态化,出海开展业务也能随时随地出发,目前公司已经排了7、8场展会,且大部分都是海外展会。”安徽凤凰董秘闫有为告诉记者,年后公司举办了动员会,要求业务人员要在近期尽快完成一轮客户拜访,尤其是境外市场客户。
线上谈百遍,不如线下见一面。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多数外贸企业几乎未能参加国外展会,与客户的沟通大部分停留在打电话、发邮件层面,客户无法身临其境感受企业的环境和技术水平,对企业的市场开拓影响较大。而当前,随着条件逐步放宽,上市公司正积极向海外奔走,跑客户、参加展会、邀请专家团队交流等成为了高频动作。
国瓷材料董秘许少梅向记者介绍,疫情政策调整后,公司积极走出去,多个团队去了美国、韩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加强与客户的面对面沟通,去现场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并积极引进海外专家团队,加强沟通交流。“通过这些行动,加大了公司的市场开发力度,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效率。近期,公司催化材料开发的新产品获得国际知名公司订单,新增订单超过1000万美元。2023年,公司计划参加海外行业展会十余场,全方面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并积极开发新客户、新产品。”
作为家纺行业内占有较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孚日股份,近几个月来也主动出击,开启“抢单”模式。孚日股份董秘彭仕强告诉记者,“我们要求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市场经营团队,加快走出去,零距离拜访客户,利用一切机会强化接单,同时抓住后疫情时代供应链调整的契机,开发新产品,寻找新客户,抢占新市场,努力在新的市场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市场机遇经不起等待,上市公司正卯足劲与时间赛跑。
恒林股份是国内最大的办公椅制造商和出口商之一,该公司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将于2月上旬举办的英国国际春季消费品博览会,为2023年外贸开局奠定基础。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曾卫表示,针对这次英国展会,公司特意准备了10多款全新产品,并力争以展会为契机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对英国、德国、法国等传统家具进口大国客户的拜访,全年对欧洲市场出口预计增加20%。
“我们派驻了大量员工到客户现场保障项目建设、设备安装,以及开展市场拓展工作,主动出击,找单抢单,逢单必争。”科达制造向记者表示,今年过年时该公司仍有大约600-700名员工在海外奔波,有的人甚至三年都没有回国。“在这些科达人的合力下,促成了我们海外业务近年来的持续增长。”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企业广电运通也表示,近期公司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积极参加海外展会和在当地举办客户会。“在智能金融设备方面,公司连续六年获得墨西哥市场大单,时隔十年之后再次赢得土耳其市场最大的循环机订单。同时,公司智慧零售解决方案获得北美客户青睐,智慧网点解决方案在越南、柬埔寨等亚太国家斩获超千万美元订单。”
除了加快业务洽谈的脚步外,上市公司也在筹划新的布局。
安徽凤凰董秘闫有为告诉记者,“此前公司主要的市场在欧洲地区,今年我们除了既有海外市场外,还将着力开拓俄罗斯、东南亚等相关区域市场,目前已经在俄罗斯完成了人员招聘,后续将从贴牌代工模式逐步转向自主品牌推广模式。”除此之外,公司会向工程机械、商用车领域进行业务拓展。“相较于乘用车,这部分市场客单价更高,客户粘性更强。”
新能源车出海竞争优势凸显
车企积极布局国际市场
2023年开年,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新十条”的落地和实施,外贸出口再度升温,这当中,汽车出口尤为活跃。
今年1月11日,随着一声汽笛响起,装载着150辆一汽解放JH6牵引车的巨轮从江苏连云港启航,驶向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据悉,随着海外市场布局不断拓展,一汽解放的商用车在印度尼西亚等重点市场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
同日,江淮汽车在合肥举行出口挪威500台电动乘用车暨法国西班牙100台电动轻卡发车仪式,也是2023年江淮汽车第一笔较大规模的海外出口订单。
1月12日,1840辆奇瑞汽车从安徽芜湖发往上海港,两天后,这批车辆装船发往墨西哥市场。奇瑞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金弋波介绍称,目前奇瑞每月往墨西哥市场发运近5000台辆。
凭借新能源车的后发优势,汽车出口成为当前我国外贸的一抹亮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企业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有效拉动汽车相关产业整体增长。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透露道,2022年,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从汽车出口品类来看,客车、卡车、乘用车出口全面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乘用车出口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商用车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增速超过了汽车出口的整体增速。
从出口区域来看,中国车企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汽车产品,更逐渐深入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伴随新能源汽车大踏步走出国门,欧洲和北美已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两大增量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以上汽、比亚迪、长城、岚图、吉利、领克、蔚来、小鹏、爱驰、威马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均将海外出口的主阵地落子在欧洲市场。
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22年,长城汽车的海外销售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产品在海外表现亮眼,“公司多款新能源车型在海外市场斩获了大量订单,以欧洲市场为例,目前,首批300辆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已经运抵欧洲并开启交付,欧拉好猫在欧洲的订单量已破1.7万辆,交付量攀升。”
岚图汽车CEO卢放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至欧洲有其必然性。未来十年,欧洲的汽车市场格局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赛道。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中国车企更应该把握住机会。
其实,不止于欧洲,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已让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遍布全球。2022年下半年,比亚迪先后进军荷兰、日本、德国、瑞典、泰国、印度、挪威等市场。截至目前,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30多个工业园,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足迹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海外城市。
“2022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186.9万辆、同比增长152.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86.3万辆、同比增长208.6%,进入日本、德国等汽车强国市场以及泰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全年累计出口超5.5万辆。”比亚迪方面介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评价道,自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之后,中国汽车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他看来,中国汽车出口的持续升温不仅得益于海外供给不足,更得益于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尤其是中国品牌车企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相关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
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线控转向系统、激光雷达、电驱、动力电池等细分领域,均普智能近期与德国汽车巨头企业合作超亿元人民币的电驱订单,为其提供基于新技术的轮毂电机定子装配与电驱总装生产装备。均普智能表示,“2022年末公司管理层就已启动海外商旅,除密集考察欧美6家子公司,同步调研欧美市场、走访海外电池、电驱等目标客户。目前公司海外订单的排产情况基本满产,海外新工厂新基地开拓将释放更多产能。”
业内普遍认为,在牢牢把握住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的机遇的同时,我国的汽车出口有望再上新台阶。具体到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永伟预测称,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将成为市场的另一重要增长力量,出口量有望接近80万辆。
C端需求复苏回暖
政策助力上市公司“走出去”
相较于工业品,消费类商品更贴近C端,对市场复苏的感受也更加直观。
总部位于河南许昌的“假发大王”瑞贝卡,下游需求更多集中于海外市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近月来伴随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及春节前后市场加速恢复,公司产销量环比出现好转,尤其国内市场,销售情况已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海外销售订单环比出现恢复。
经历了疫情带来的阵痛,这家假发行业领军企业也更加明晰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渠道布局战略,开始发力线上市场。瑞贝卡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公司已在国内外市场拓展了包括传统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渠道,并发力直播电商。下一步公司也将在继续巩固欧美和非洲等传统市场优势、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发力东南亚等亚洲市场。2022年底开始,瑞贝卡已经开始调整团队,加强对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人力资源支撑,强化质量管理标准,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
除了“假发”,另一个需求强劲产业是“假牙”。拥有种植牙全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国瓷材料,在当前也感受到了强劲的需求复苏。“欧美客户的需求增加,直销产品增加明显,目前公司出口在手订单不断增加,部分产品也已排产到一季度末。”该公司董秘许少梅介绍,齿科在疫情后全球都处于需求复苏的情况,行业内的一些龙头公司如3M、拉瓦等也在经历疫后恢复,不断加大推广力度,在此背景下,国瓷材料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同时积极布局海外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随着多个行业需求回暖,不仅企业有了拓展更多销售渠道和场景的野心,各地政府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底气。
去年11月,万和电气参与了佛山市政府组织的赴欧经贸团活动。万和电气副总裁杨颂文向记者表示,此次欧洲之行走访了当地很多的电器城、商城等,对欧洲最新的市场变化有了直观的理解,对公司未来规划产品线、产品开发、寻求新的商机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公司也趁此机会约见了很多老客户以及潜在客户见面,与多位客户达成了合作共识,对产品未来热销海外更有信心。
近期,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安徽等省份及地市相继组织海外贸易团,助力外贸企业出海开展业务交流,众多上市公司参与其中并且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多地还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有力的支持了上市公司进出口业务快速复苏。
据瑞贝卡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总部所在地河南省的跨境电商和空中丝路货物集疏体系日益完善,大大提升了海内外线上客户的满意度。一位美国顾客在当地跨境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假发,通过“空中丝路”走空运,大约只需7-10天就可以收货。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去年以来河南国际货运航班明显增加,空运费用已下降约40%,逼近海运运费,这也大大节省了国际物流成本,提高了实效性。
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从容应对国际市场挑战
当前,随着国内多项经济指标稳中向好,经济活力日益复苏,上市公司赴海外开展业务的行动也与日俱增。
但仍需看到的是,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整体外贸环境仍然不容乐观,受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国际贸易争端以及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稳定出口的压力仍在。如何应对外贸环境中存在的挑战,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给出的答案是——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实力。
“尽管外部情况如此,但从市场微观环境来看,仍然存在新的机遇。”孚日股份董秘彭仕强表示,“依托孚日多年来稳定的产品质量优势和在市场上积累的信誉和服务优势,客户将订单放到孚日比较放心,交期有保证,同时公司紧跟市场潮流,进一步加大差异化产品力和提升差异化服务,在绿色、环保可持续概念材料上开发更多的产品,尽可能的降低跟竞争对手的同质化竞争,保持出口业务稳定发展。”
国瓷材料也表示,“贸易争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由于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客户服务好、交期快速灵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客户的青睐。”
万和电气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外市场需求,公司坚定全球发展战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自身国际化人才储备,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一方面在国外寻求合适的地方进行海外生产基地的布局,如加速推进埃及、泰国生产基地项目进度,实现全球产能布局;另一方面也会加快海外销售分公司、办事处的建立,更加贴近市场,更好地服务客户,同时也会加大自主品牌的推广。当前,我们海外人才队伍也在不断扩充,将生产、服务前移,扎根海外服务客户需求。”
“虽然全球经济放缓,各国通货膨胀居高,但对于公司机械业务而言仍然有复苏需求的热点市场。”科达制造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坚定地走“全球化”战略,稳固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科达传统的优势市场,继续深耕南美等潜力市场,发力欧洲这个高端应用的战略市场,以当前海外子公司为基础加快组建其他海外地区子公司,通过扩充海外基地为公司市场拓展、客户需求服务提供更充足的支持。
此外,人才培养也是重要方向。科达制造称,公司将“招才引智”列为当前发展的头号工程和各经营单位一把手的首要工作,引进和培养各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综合性的管理人才、实力强劲的技术能手等核心关键人才。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国内车企的出海之路,也有望在协同发展与差异化布局向结合中持续进阶。
“在海外合作方面,协同发展是未来的趋势。”比亚迪向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比亚迪都以开放的姿态和行动拥抱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全球同行分享技术成果,走向全面开放创新。
据了解,目前,比亚迪与奔驰、丰田、日野等国际汽车企业在电动车研发方面达成合作;与NVIDIA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融合创新;与壳牌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能源转型。“比亚迪积极链接行业伙伴,构建新型合作关系,推动行业持续向前。”比亚迪表示。
长城汽车则明确,“基于对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理解,长城汽车将有针对性地在海外市场进行差异化布局,快速占领市场地位。”
长城汽车表示,未来公司将在新能源市场体量大、发展快的海外市场,迅速导入BEV/PHEV重点车型,与传统燃油车企业形成差异化优势;在新能源的萌芽趋势已不可逆转的海外市场,长城汽车将大范围推动混动产品;而在另外一些燃油车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区域市场,长城汽车将顺应当地消费者的用车偏好,确保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