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观察】微信短视频缺运营铁军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余胜良2023-01-13 11:53

本周二举行的微信公开课向外界展示了视频号阶段性成果,并试图吸引更多内容创作者,在直播、销售上发力。不过这场公开课也让人看到一些运营问题。

这是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次微信公开课,却历史罕见的没有设置现场环节,视频号卖力吆喝,从内容上看诚意满满,但却没有提前做好宣传,在周二工作日进行直播,大多数内容都是提前录播。

视频号去年就开始大力做商业化,微信新业务推广几年后就会做商业化变现,现在小游戏、小程序、朋友圈等都是广告引流载体。视频号总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朋友圈的80%,基于推荐算法的视频播放量同比2021年增长了400%,视频号成果显著,可以和抖音、快手三分天下。

不过从诸多报道上看,尽管在提商业变现,微信却没有配置相应的运营队伍,很多服务采用外包方式,这也符合微信的风格,可以更省钱做事,减少管理成本,但是外包队伍依然需要和微信团队有一个沟通接口,有媒体报道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短视频虽然被当做整个腾讯的希望,却只有几百号人,开发团队非常强势,而竞争对手抖音据说有2万人的团队规模,运营团队有一定的话语权。

腾讯的风格是重产品轻运营,张小龙曾表示,视频号不搞“强运营”,直接用系统和规则比组建运营团队要高效得多。张小龙希望以产品自己来说话,来打天下。

这点没有错,腾讯研发了很多产品胎死腹中,就是不能形成产品力,不能形成自我传播。市场上有很多靠撒钱拉用户的产品,都没有办法持续。

视频号放在微信重要的入口,就是对其最大的支持,已经有了同行没有的优势。视频号做了后街男孩等演唱会,还是想以小撬大打开影响力,但活动并不持续。腾讯愿意在命根子游戏上去做推广,腾讯在很多产品上都很佛系,这也造成运营环节战斗力不行,比如在电商运营方面,就没有打过阿里。近些年和阿里近身缠斗云计算业务,也处在下风,现在又出现更激进的华为,棋局就更不好了。

作为对比,字节在今日头条时代就很重视运营,今日头条做手机客户端新闻的分发,很快发展起来一套流量分发和销售机制,团队找到了一个发展模式,商业变现后继续推广APP,获得更多客户,然后继续做大商业变现。字节后来的APP特别是抖音都走了这条路,千方百计挖掘商业价值,商业价值的变现速度甚至要高于用户增速。字节团队在APP推广上非常舍得花钱,比如有一年斥巨资买了《俄囧》在自己平台上免费给观众看,去年又花钱买了世界杯版权在APP上播放。这背后离不开运营团队的努力。

字节现在有16万员工,腾讯有11万人左右。达到10万人规模,阿里和腾讯用了20年,京东用了17年,而字节只用了9年,然后又用一年多的时间,达到了近16万人。

字节多出来的这些人,很多都是在做运营,基本上在做客户服务,和客户贴的非常紧密。抖音一开始是音乐短视频平台,很快扩大了品类,超越了快手,当然有产品好的因素,这背后也离不开产品运营。比如抖音到了日本,就主动和经纪人公司合作,以此撬开市场,而不是靠产品自然传播,抖音在国内外的拓展,都离不开运营团队的推拉。

微信是行业霸主,不用像对手那么慌张做规模,新产品主要是用来防御。靠产品说话没有错,产品不好不可能走长久,不过也应该向字节学习,深入服务客户,挖掘客户价值,形成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 于德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