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晚间重要资讯一览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01-05 21:15

【要闻速递】

1.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通知明确,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于每季度末月,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个月为评估期,对当地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对于采取阶段性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城市,如果后续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应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又和人民群众利益相关,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要在精准上下功夫。首先问题要找得准,目标要瞄得准,政策要用得准,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精准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振市场信心。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央视新闻)

3.1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8日起,自香港入境人员凭行前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自澳门入境人员,如7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

4.1月5日,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推动营造雨林型医药创新生态,加快新药好药上市,促进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上市,释放化妆品审评审批改革红利,激发区域医药创新活力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中药监管制度体系,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加强传统药国际交流合作;持续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涉企电子证照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5.近日,中国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发布《关于四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的通报》,通报了2022年偿付能力真实性检查中发现浙商财险、安诚财险、人保寿险、友邦人寿等4家保险公司存在的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下一步,中国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将针对上述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继续加强偿付能力数据真实性现场检查,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偿付能力数据真实性管理,严格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及相关文件编制报告、填报数据,确保各项偿付能力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持续提升偿付能力管理工作质效。

6.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上市、挂牌业务,结合业务发展情况和工作实践,上海证券交易所印发《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上市挂牌业务指南》。

行业资讯

1.据乘联会消息,2022年1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产销态势较强,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领军厂商保持强势良好态势。近期14家厂商批发销量万辆以上企业的全月销量占比84%左右,这些企业的12月预估销量为61万辆,按照正常结构占比预测12月的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73万辆,有希望创出乘用车厂商销量历史新高。2022全年预估新能源批发在649万辆,较2021年的331万辆,同比增96%。

2.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等六部门印发《深圳市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在二手房“带押过户”过程中,通过推行“顺位抵押”、二手房转移及抵押“双预告登记”等多种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二手房交易更加高效、便捷。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可选择适用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交易房产需满足除原银行贷款抵押外没有设立其他抵押的条件。在试点范围方面,先试点推广买方一次性付款或买卖双方贷款银行为同一家银行的二手房“带押过户”,再逐步推广至买卖双方贷款银行非同一家银行的“带押过户”业务。

3.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1月5日在京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胡和平要求,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丰富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推进旅游业振兴发展。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精准做好行业疫情防控工作,适时推出新的助企纾困、行业振兴、消费促进等举措,提升行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4.国家林草局今天(5日)发布,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目标为:3年新增油茶种植1917万亩、改造低产林1275.9万亩,确保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以上,茶油产能达到200万吨。(央视新闻)

5.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新茶饮市场将陆续进入稳定经营状态,二季度迎来全面恢复。最终,2023年实现全年业绩的同比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50亿元。

个股利好

振华新材: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195.7%到215.09%

艾比森: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501.16%-668.15%

金禾实业:拟以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

中来股份:高效电池项目一期首批4GW部分产线已实现量产

甘化科工: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83%-292%

德才股份:联合签订5.95亿元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康希诺:新冠mRNA疫苗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数据

中国联通:董事会批准与铁塔公司签署商务定价协议及服务协议

【新股申购】

1月6日(周五),共有1只新股申购。天宏锂电申购代码:889677,申购上限90.37万股,发行价6.00元。

【机构观点】

海通策略:2023年A股有望反转进入牛市初期

海通策略指出,历史经验显示股市短期资金进出与市场行情相关,牛、熊市资金大幅流入、流出,震荡市资金进出平衡。2019年以来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的趋势已形成,21-22年股票基金指数最大回撤30%,但基金份额略上升。23年A股有望反转进入牛市初期,预计全年股市净增量资金达万亿元。

渤海证券:节后指数量价齐升,市场情绪明显回暖

渤海证券认为,市场节后回暖主要由情绪修复所推动,北上的流入力度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行情的发展。从以往的经验看,北上的流入往往是其他资金流入的先导,不排除对市场春季躁动带来增量资金预期,因而建议投资者积极布局,逢回调进行买入加仓。行业配置方面,延续年报中对于“政策预期改善”和“景气反转”两条主线的推荐。一是沿着“政策预期边际改善”带来修复或反转行情角度,可关注:(1)疫情放开后的消费板块,可重点关注食品加工、白酒、医疗服务、化妆品行业;(2)融资“三支箭”齐发力以“保交楼”下的房屋建设、白色家电行业;(3)行业政策基调正由对“未成年人沉迷”的担忧转向对“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视下的电子游戏行业。二是沿着景气反转角度,可关注:(1)半导体行业库存现拐点,需求待复苏下的布局机会;(2)资产和负债两端均有修复预期,以及低基数叠加成交量和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向上修复的非银金融板块。

财通证券:券商股盈利与估值错配 建议积极左侧布局

财通证券指出,宏观维度来看,市场风险偏好、流动性、资本市场政策均呈向好态势,有望提升券商股估值;微观维度来看,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券商业绩预计将迎来恢复性高增长,2023Q1有望成为全年业绩弹性高点;估值维度来看,当前券商股盈利与估值严重错配,安全边际较高,建议积极左侧布局。个股方面,推荐东方财富、国联证券、中信证券,此外建议关注广发证券、国金证券。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