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大宗商品还“冬储”吗?
来源:期货日报作者:韩乐2022-12-05 07:18
(原标题:难!难!难!炼厂开始亏,玻璃行业持续亏,部分钢贸商已“血亏”......今冬大宗商品还“冬储”吗?)

“冬储”是每年年底的焦点话题之一,也是四季度大宗商品交易逻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冬储”是一些大宗商品贸易商或消费主体在临近农历年末之时的主动存货行为,逢低买入,等到来年消费旺季价格上涨后再卖出,或是提前备货存储以防止来年价格上涨的情况。

正所谓“秋收冬藏”,大宗商品市场,“冬藏”就变成了“冬储”。

目前大宗商品品种中,“冬储”现象相对集中在建材系商品和能化板块部分品种上。当前大宗商品“冬储”进度如何,市场主体“冬储”的意愿如何?相较往年,今年“冬储”有怎样的不同,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期货日报记者以玻璃、螺纹钢、沥青、尿素为例进行了梳理。我们往下看!

沥青“冬储”或较往年推迟

“部分工业品在年底会出现‘冬储’行为,对沥青而言,冬季由于降温和雨雪天气等限制,为施工淡季,需求的疲软使沥青冬季价格偏低。而贸易商出于投机需求,会择机进行低价囤货,等来年气温转暖后再高价卖出。同时,炼厂为避免年底库存堆积并提高资金周转能力,也愿意进行清库出售。”光大期货分析师杜冰沁表示。

在她看来,沥青“冬储”行为通常意味着投机需求增加,对价格有一定支撑力度。另外,对库存而言,一般表现为社会库存增加和炼厂库存减少。

据了解,往年沥青市场“冬储”一般从11月下旬开始到来年1月进行买货,1月到3月进行提货。但今年沥青“冬储”整体还未开始。

“今年炼厂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冬储’政策,由于11月以来沥青现货价格大幅下跌,按照当前的沥青和油品现货价格,炼厂基本处于亏损区间。在这种情况下,要在当前的现货价格上进一步给予一个较低的折扣价,对炼厂来说需要权衡,会综合考虑未来原油端的走势。” 南华研究院院长助理兼投资咨询部负责人顾双飞表示,当前贸易商的囤货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当前价格仍然偏高,贸易商多持观望态度,等待炼厂公布‘冬储’政策。”杜冰沁表示,今年市场普遍预计炼厂“冬储”价在3100—3500元/吨,高于往年“冬储”价格。同时,与往年相比,今年炼厂库存和社会库存都处于偏低位置,这使得炼厂对年底累库的容忍度更强。

据了解,目前沥青还没有明确的炼厂“冬储”政策,仅有部分贸易商释放了一些沥青远期合同。

在顾双飞看来,未来贸易商和终端“冬储”的意愿主要取决于沥青价格。“今年受原油价格下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贸易商普遍对后市需求相对悲观,对普通贸易商来说,当前的价格可能还不具备较强的囤货吸引力。对基差贸易商来说,今年大部分时候期货贴水的结构也抑制了他们的现货采购需求。”顾双飞称。

“在当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的背景下,今年‘冬储’或较往年推迟开启,预计今年炼厂12月中旬左右会陆续出台‘冬储’政策,初期成交或比较缓慢,对市场价格的支撑程度或较为有限。待政策完全落地后,对价格的支撑效果将逐步显现。”杜冰沁称。

“今年的‘冬储’由于尚未开始,仅个别炼厂制定了‘冬储’价格,但量比较少,对当前市场影响不大。从往年来看,‘冬储’对市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贸易商‘冬储’的积极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明年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今年‘冬储’的价格对明年价格而言,也是一个比较强的参考。”卓创资讯沥青分析师耿雯表示。

在耿雯看来,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冬储”行情。“首先,当炼厂的生产利润处于盈亏边缘时,炼厂为保证一定的生产利润,会开始进行‘冬储’;其次,当现货明显贴水期货时,也是‘冬储’的时机;最后,当炼厂的库存有明显的累库现象时,也可以考虑是否要开展‘冬储’。”耿雯表示,从基本面、价格及利润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才能更好地把握“冬储”行情。

玻璃“冬储”政策或较往年提前

春节假期前,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有需求进行库存转移,产品以市场接受的价格及政策出售给贸易商及下游加工厂。“冬储”无疑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贸易商“冬储”有利于缓解产业链上下游经营压力,有利于玻璃的保供稳价。

往年看,玻璃市场“冬储”并不是每年都有,也不是每个区域都会进行“冬储”。

据卓创资讯分析师崔玉萍介绍,在年底库存相对较低或对来年行情预期较好时,春节前玻璃“冬储”政策会比较有限,有些年份甚至没有明显的“冬储”概念,例如2020—2021年春节。而在年底库存水平较高、来年行情预期较差或需求启动预期不佳时“冬储”政策力度通常较大,不仅有相对较低的价格,而且为刺激中下游提货,还会执行保价政策,保价政策往往持续到3月底。“从区域上看,东北、西北区域多数年份均会推出‘冬储’政策,也是‘冬储’政策推出最早的区域。南方区域很多年份没有明显的‘冬储’政策,一般采取降价谈价方式转移库存。”

在她看来,今年玻璃市场“冬储”必要性较强,预计多数区域厂家均会推出“冬储”政策,“冬储”政策将较往年提前,保价政策或较为多见,且保价时间将较往年延长。

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表示,玻璃生产企业面对的是,高库存和竣工需求预期向好并存。玻璃行业今年再度面临“强预期、弱现实”的市场环境,且预期之强和现实之弱都是历史性的。

“今年6月份以来行业持续处于较明显亏损状态,对企业资金形成一定考验,春节继续增库或将造成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较强。”崔玉萍表示。

据了解,目前东北部分玻璃厂已推出“冬储”政策,由于价位相对偏高,目前中下游接货意向不强,但保价时间较长,东北部分厂可保价至5月底,因此风险已经较小,可继续关注后期市场接货情况。

“目前玻璃‘冬储’刚刚开始,除东北区域外,其他区域尚未推出‘冬储’政策。”崔玉萍表示,当前中下游原片持货量较低,如果“冬储”政策收效较好,将有效缓解生产企业压力。但中下游接货谨慎度较高,还需关注政策力度。

钢材贸易商“冬储”意愿明显降低

钢材“冬储”是每年12月至来年1月的市场关注重点之一,其逻辑是,北方到冬季后气温骤降无法施工,需求停滞,但钢厂正常生产,为了缓解自身现金流压力会对贸易商推出“冬储”政策,这种钢厂将厂内库存转移给贸易商的行为就是“冬储”。“冬储”的节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节前累库和去库幅度。

据了解,钢材一般从12月下旬开始“冬储”,结束时间大多集中在来年2月到3月底,东北部分钢厂延期至5月。

“相比去年,今年钢材‘冬储’特点是,下游需求走弱,贸易商热情不高,一部分考虑到钢厂代理量方面,或有被动‘冬储’的可能。此外,‘冬储’价格相比去年走弱,大部分贸易商心理预期‘冬储’价格在3300—3600元/吨。从政策上看,大概率以锁价、保值和后结算模式为主,没有很大变化。”银河期货黑色团队表示,就钢厂而言,目前华北地区螺纹钢现金成本在3950元/吨,现货价格3700元/吨,亏损超200元/吨,钢厂不太可能在亏损的情况下给贸易商太低的“冬储”价格;对贸易商而言,今年整体价格弱势下行,多数贸易商亏损,而且对明年需求预期仍然不乐观,贸易商自身“冬储”意愿降低。

据南华研究院黑色分析师盛明星介绍,今年钢贸行业经历大幅下跌行情后,前期很多库存较高的贸易商大幅亏损,目前纷纷主动降低库存,现货市场信心很弱,“冬储”心态很谨慎。

“贸易商普遍的‘冬储’心理价位在3400元/吨左右,目前3800元/吨左右的价格明显高于心理价位,若再加上资金成本的话,贸易商明年盈利预期有限。”盛明星表示。

“受房地产影响,下游需求走弱,主流钢厂及地区仍未推出‘冬储’政策,预计12月下旬逐步启动,以山西以及东北地区为主。”上述团队表示,从贸易商预期看,预计今年“冬储”量不大,但钢厂自身低产量下,“冬储”减量对价格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在盛明星看来,短期钢市“冬储”意愿差,现货需求不振、价格滞涨,而期货价格由于最近宏观利好冲高,导致基差缩窄。“中长期看,若明年春季需求回暖超预期,而贸易商库存不足,或出现抢货补涨的行情。”

尿素“冬储”实际储备时间有所后移

相比黑色和能化商品,尿素“冬储”更多意义在于保障国内民生和国内粮食安全。为确保国内化肥供应,2022年新印发的《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中明确尿素在储备中的比重,并保证其价格稳定。

“化肥‘冬储’也叫化肥淡储,机制建立始于2004年。传统意义上化肥‘冬储’分为政策性储备和经销商自主储备,政策储备由国家或地方各省(区、市)根据每年实际情况确定储备考核办法、储备数量、储备时间、储备资金利息等,市场参与主体一般为各省大中型贸易商、大型复合肥企业、大中型尿素企业。” 郑商所资深尿素品种分析师汤菲菲说。

据汤菲菲介绍,目前,淡储备肥有续进行中,但基于价格高位,补单有所谨慎。工业适量跟进,国内尿素价格延续探涨态势。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我国尿素市场参考报价2710元/吨,环比上涨9.45%,同比下降3.42%,较年内峰值下滑15.58%。

“从当下看,如果9月开始储备的企业,根据新的《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规定第三个月的月末库存量不低于承储任务量的50%,那么11月底企业储备就已经完成了50%。”中信建投期货能化研究员刘书源表示,由于不同的企业储备节奏存在差异,难以准确估计“冬储”进度,但根据近几个月尿素现货价格波动的情况来看,目前企业储备量不会太高。

在他看来,2022年9月和10月,因现货市场情绪不稳定,且距离储备到期较长,储备力度大概率很弱;11月尿素现货价格大涨,高价之下,企业储备意愿也不会很强,因此预计目前整体储备量可能在20%—30%,不会太高。

“2022年‘冬储’从时间节点上是总承储时间的第四个月,从实际储备情况来看,今年基于供需错配、物流不畅、原料价格等因素影响,导致‘冬储’实际储备时间有所后移,故后续仍有淡储采购跟进。”汤菲菲称。

刘书源告诉记者,目前“冬储”仍在缓慢进行中,但当前高价仍会抑制下游淡储意愿,预计12月中下旬尿素市场在供需错配缓解、需求回归淡季的情况下现货价格大概率回落,企业会适当拿货进行储备。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