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这次没什么不同!"润时基金雷鸣:投资永远在路上,基金经理需不断被敲打和塑造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杨波2022-11-14 07:02

▲润时基金合伙人 雷鸣

编者按:随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高速发展,A股市场已走进机构领唱的新时代,为此,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特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大家”,对话资管行业领军人物,专访长期业绩表现优异且拥有独特投资理念的财富掌门人,以便帮助投资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资管机构、理解价值投资,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并为证券时报·券商中国推荐更多您最敬佩的投资精英,我们将会带领大家一起走近“大家”。

在众多基金经理中,雷鸣的特点很鲜明:长期业绩优异,却相当低调。

雷鸣是在汇添富基金成长起来的优秀基金经理。2007年自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雷鸣即入职汇添富,做了近7年行业研究,初进公司时研究钢铁,2010年开始研究环保,2014年3月27日,雷鸣开始管理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

据Wind数据,至2021年12月31日,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累积收益371.5%,年化回报22.1%,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为76.4%。他管理的另外两只基金,汇添富蓝筹稳健混合,从2015年1月6日至2021年12月31日,获得收益286.5%,年化回报21.3%;汇添富经典成长从2018年12月5日至2021年12月31日,获得收益128.4%,年化回报31.7%。

2022年2月,雷鸣辞去汇添富基金经理职务,2022年8月,创立上海润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雷鸣自嘲早期是“菜鸟”研究员,真正有效率的研究是从投资后开始。如何从默默无闻的研究员成长为优秀基金经理?这中间经历过怎样的破茧重生?如何在基金经理岗位上不断进化,扩大投资领域,提升能力圈?为什么离开公募创建润时基金?日前,雷鸣与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从他的娓娓道来中,可以发现很多投资与研究方面的心水干货。

精彩提要

“历史反复证明,在市场低点成立的基金容易赚钱,高点成立的基金容易亏钱。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在心态上更乐观一些,股价表现是领先基本面的,现在一定要积极跟踪研究。霍华德·马克斯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市场的情绪都是负面,所有人都很悲观,看不到积极因素,基金也完全卖不动时,市场基本上就见底了。以前别人问我怎么买基金,我说了很多方法,最后说只要记住一条:在所有人都不买基金的时候,要积极买,当所有人都追着买基金的时候,就应该考虑退场了。虽然市场有很多变化,但原则和准则长期适用,因为市场夹杂着人性,而人性是不变的,所以,这一次没什么不同。”

“基金经理的认知是一个无限逼近的过程,没有一个人一上来就知道怎么做投资,一定是在不断尝试、反思、迭代的过程中不断精进,需要在不同的市场被敲打,被塑造。必须对市场有敬畏心,不要错把运气当成是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志得意满,一旦你觉得某种方法就是全部的时候,市场很可能180度掉头,让你摔得很惨。”

“做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看投资的视角、做投资的方法体系不完善,不能够长期行之有效,你的弱点早晚会被市场攻击,这就是遍历性。”

“A股市场变化很快,没有一种投资方法论能包打天下,一种方法流行一段时间后,一旦走向极致,就可能反转。基金经理在某一段时间顺应了市场,获得了优异的业绩,这时候应该利用这个窗口期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应对下一次的市场变化。如果在业绩特别好的时候规模增长太快,就可能来不及思考下一个阶段怎么调整,你的能力还在原来的方向,还是配原来的资产,势必会进一步强化你的风格,到最后就很难调整了。人顺的时候都是有路径依赖的。特别是投资生涯的早期阶段,本来应该经历市场的各种变化、考验,经过长期打磨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如果自身风格正好与市场匹配,短期业绩突出,规模增长太快,很可能是适得其反。”

“我内心的想法是,每个客户委托给自己的钱,一定都要当作自己的钱去管理,只有用同理心去做投资,才可能真正做好投资,没有好的价值观,是做不好投资的。我一直都在买入自己管的产品,把自己的利益跟客户捆绑在一起。”

以下为采访实录:

研究员生涯默默无闻,很忙很努力

券商中国记者:请讲讲你的早期经历,怎么来到证券行业?

雷鸣: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学的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考入本校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专业。2007年硕士毕业时正赶上大牛市,公募基金行业急剧扩张急需人才,我有幸来到了汇添富,回头看,如果时间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可能我都没有机会入行。记得来公司实习时,周围都是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毕业,基本上都有丰富的证券基金行业实习经历,言谈中感觉他们对行业很了解,而我当时连什么叫买方、卖方都不知道,感觉差距特别大,心中很忐忑。基金公司的投研门槛很高,有些人可能是适合干这行的但没有机会进来,有些人先天条件很优秀,进入这行却不见得能干好。不得不说,努力很重要,机遇和运气也很重要。我们天天看企业,很多企业的成功,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运气和机遇的成分。我们做研究,喜欢归纳出很多必然性,但很多时候其实不然,做投资,理解这点特别重要。

券商中国记者:你在做投资之前做过7年研究,能不能讲讲这段时间的经历?

雷鸣:入职后我开始看钢铁行业。钢铁行业的特点是产品大多同质化:一是产品都差不多,价格很透明;二是成本结构也差不多,铁矿石、焦煤早期是长期协议价,一年签一次,无论涨多少,都按年初约定的价格执行,没有长协就是现货随行就市;第三,钢铁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企,在管理上大同小异,可能宝钢在管理和产品结构上强一些,大部分企业都差不多。

所以,研究钢铁主要是研究价格波动,因为长期协议价,企业的成本是锁定的,钢价涨、利润就涨,股价也涨。而钢价跟宏观经济紧密相连,我刚出学校,对宏观经济周期没什么理解,有时候会问问行业内的人,发现很多行业人士干了一辈子,对价格走势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后来取消了长期协议价,钢价涨,成本可能涨得更厉害,就更加复杂,更难判断了。2008年股市暴跌,10月,政府出台了4万亿刺激政策,我当时也不太明白4万亿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没能抓住2009年上半年的行情,很落寞。2009年7月,市场开始下跌,因为我的推荐,我们一位基金经理买了钢铁股,亏了不少钱,我心里特别难受。

2010年,政府密集出台环保政策,上市了很多环保公司,我开始研究环保行业。环保行业的特点是:第一,没有什么高的技术壁垒;第二,项目制,有地域性,公司自己都很难预测未来的情况;第三,环保很多是BOT项目,重资产投入回报低,靠资金驱动,需要不断融资。回过头来看,这实在不是什么好的商业模式,但因为政策鼓励,又是新生事物,那几年环保股炒得很厉害,但我基本上没啥大的贡献。

我做了七年研究,很忙,很努力,但没有太多成功的推荐,偶尔还让基金经理亏钱,我开始对自己产生疑问,会想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干这份工作,那段时间很是郁闷。

钢铁和环保板块后面那几年一直没什么起色,这对研究员是很大的考验,因为可能下了很多功夫却很难有所斩获。我们这个行业考核是很残酷的,大部分基金公司通常都是考核结果,像我这样刚入行的年轻研究员,还未崭露头角,就可能因为外部行业的原因被淘汰。好在我所在的公司有足够的耐心和自信,愿意给我时间去成长,回头想想,挺幸运的。我们领导后来接受媒体访谈时说,当时愿意相信我,是看重我的勤奋、踏实。

券商中国记者:这种状况什么时候开始转变?

雷鸣:正在自己比较苦闷的时候,转机来了。当时因为有基金经理离职,公司让我尝试管理基金,2014年3月,我开始管理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我真正有质量的研究,是从投资开始的,之前是比较混沌的状态。我觉得做研究比做投资要难,其实做投资也是做研究,但投资选择面很广,做行研则长期只能局限在一、两个行业。做投资,我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把自己能把握住的机会抓住就很好。我做投资后基本没买过钢铁股和环保股,也不影响我的业绩,但我做研究员时,它们就是我的全部。

遭遇市场大幅波动,从新兴成长转向业绩驱动

券商中国记者:你刚开始管基金时怎么做?

雷鸣: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去做好投资。我开始管理成长焦点的时候,基金已有60亿元规模,因为对大部分持仓的股票都不太熟悉,我先尝试研究和理解原来组合里的股票,然后慢慢做一些决策,这个过程中市场会有反馈,常常会被打脸,迫使我去找原因,这样一点点提升理解。2014年四季度,金融股大涨了一波,我也反应不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对市场的理解不深。当年只赚了十几个点。

券商中国记者: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涨,你业绩很不错。

雷鸣:在自己很迷茫、找不到方向时,我开始向周围资深的同事学习,多听听他们怎么看问题,为什么会关注某些行业和公司。2015年上半年是大牛市,中小盘股票大涨,周围同事们都做得很好,对我帮助很大。不过,我当时虽然对很多东西只是一知半解,认识比较片面,但还是坚持自己独立研究和分析的习惯,所有买的股票,我都要自己研究,通过阅读公司财报、招股说明书、资产重组说明书以及实地调研,搞清楚公司的基本情况,自己认可才会买入,而不会盲目跟风。这一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

当时小股票涨得特别快,到4月,成长焦点基金净值翻倍,但我每天还是很焦虑:一是我的业绩虽然放在市场上也挺靠前的,但比同事差了一大截,有同事管的基金净值翻了两倍;二是我对市场短期涨幅过大感到忧虑和担心。特别是在看了很多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本运作公告后,我心里越来越不安,很多公司讲的故事,怎么看都像是骗局。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荒唐事,一家很普通的公司讲个故事、做个重组,收家游戏公司或电影公司,股价马上暴涨;有的公司收购一个明星工作室,签一个对赌协议,将本来应该支付给导演、演员的一次性片酬变成工作室的收入和盈利,再给它10倍的估值来收购,由投资者去买单。

所以,从那年4月份开始,我开始变得谨慎,基本上是卖的多,买的少,将90%多的仓位,慢慢降到了80%。我当时才做投资一年,还没有勇气把仓位降到60%的底线。从4月到6月,上证指数又涨了1000点,然后市场开始暴跌。在市场暴涨时充足的流动性瞬间萎缩,很多小股票直接跌停或者持续停牌,想卖也卖不出去,但基金的赎回不断增加。庆幸当时我做了降低仓位的决定,组合里也保留了不少流动性好的持仓,所以组合流动性一直都没有什么问题。

券商中国记者:四季度市场大幅反弹,你怎么做?

雷鸣:2015年四季度大幅反弹,那些大跌的中小股票又反弹了很多。经历过前几个月的惨痛教训,很明显这些股票不能再碰了,这就是个游戏。所以在市场反弹的时候,我开始把那些研究后觉得不靠谱的股票全部卖掉,到2016年初,我管的基金仓位降到了很低。不过,我当时的能力圈还很有限,前面时间一直在重点研究那些被证明不靠谱的公司,卖了以后也不知道应该买什么,所以低仓位了一段时间。

券商中国记者:从公开资料看,2016年你持仓的股票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雷鸣:2016年初,政府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当时钢铁、煤炭因为产能过剩股价都在低位,我尝试买进钢铁、水泥股。没想到刚买入就碰到市场熔断,后来反弹回本就全卖了,错过了后来波澜壮阔的供给侧改革大行情,本质上还是自己不信。穷则思变,过去的东西不行了,投资还要做下去,得想新出路。我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那些依靠业绩持续增长带来股价上涨的公司,组合结构也往这个方向调整。

券商中国记者:2017年蓝筹股开始重估,你的转变正好契合了市场变化。

雷鸣:非常幸运,市场风格也在慢慢转向白马蓝筹股,2017年蓝筹股大涨,我的转变正好契合了市场风格的大转变,所以2017年获得了较好的业绩,应该说有相当的运气成分。考验很快来临,2018年经济周期下行,美国挑起的贸易冲突加剧,股市持续低迷,当年我的业绩也回落到中位数水平,说明我2017年那一套方法还不行,还不完善,只是阶段性的东西。做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看投资的视角、做投资的方法体系不完善,不能够长期行之有效,你的弱点早晚会被市场攻击,这就是遍历性。

从PEG到商业模式 ,投资高质量发展公司

券商中国记者:2018年你具体怎么调整?

雷鸣:2017年很流行所谓PEG的投资方法,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商业模式,只要公司盈利预期有一定幅度增长,就按照相应增速给估值,白酒、消费电子业绩好,就都能涨。但到2018年,这套方法就不太管用了。2018年市场下跌时,有些股票相对会比较抗跌,比如品牌消费品,有些股票一有利空就持续大幅下跌。我曾经重仓持有过一家公司,业绩增长挺快,估值也不高,2017年赚了不少钱,但2018年却下跌了很多,有些公司增长没它快,却非常抗跌,估值也给得高。为什么同样是业绩驱动,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公司的表现却完全不一样?这样看,所谓PEG的方法论是有局限性的。

那段时期我反复想这个问题,看了很多优秀投资人的书籍和文章,希望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启发。2018年6月的一个周末,在黄浦江边上的星巴克,我偶然读到网上一篇文章,是讲市盈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增长之间内在逻辑的,我一口气读完,恍然大悟,很激动地将这篇文章发给公司领导,说这篇文章写太好了!理论是现成的,但只有自己经历过,走过弯路,摔过跤,才能真正领悟和运用,只凭说教是不行的。受这篇文章的启发,再结合过去成功失败的投资案例,自己才明白从商业模式角度去理解行业和公司有多重要,我豁然开朗,重新回到比较经典的公司分析框架上。

此后,我开始着重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理解公司,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核心关键要素是什么?竞争格局如何?持续增长能力如何?商业模式优异的公司,如果能够保持长期稳态下的增长,十几二十年之后,复合回报会非常高。

券商中国记者:品牌消费品与消费电子的商业模式有什么不同?

雷鸣:我做研究员时,看过一段时间消费,研究过一家调味品公司。去公司实地调研时,我拍脑袋说,这家公司可能涨到1000亿元市值。但我从心里觉得它很贵,因为公司一上市就是30多倍估值,没想到它后来的估值到过70-80倍。这家公司每年只有20%多的增长,为什么市场愿意给它较高的估值?这主要来源于它较好的商业模式:首先,它有很强的品牌认知和粘性,而且产品的制造很简单,扩张性强,不必持续更新迭代,也不受新技术新产品的影响。作为行业龙头,生产和销售规模效应也比较明显;其次,它的需求跟经济周期关联度不大,重复消费很稳定,增长持续性比较强;第三,它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很高,能够自己滚动发展,不仅不需要向股东融资,还可以将大部分利润分给股东。

技术含量越高、越容易变化的,越难投,因为技术、产品要不断更新迭代,而且容易出现后发优势,很容易被替代。消费电子公司就如此:第一,是重资产投入,要建厂房、招工人、买设备买土地,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就算业绩增长却可能没有现金流,所以基本上需要持续融资维持扩张;第二,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很快,新产品不断涌现,只能持续不断投入、不断推陈出新;第三,产品价格永远下降,能否在产品生命周期收回投资、创造价值,面临很大挑战;第四,对大客户依赖度高,而大客户对性价比有很高要求,必然会引入两三家供应商竞争,所以,即使你很努力,如果别人更优秀,你也可能被踢出局。虽然某一年进入了某大客户供应商体系,赚了很多钱,但很快又会面临挑战,只是在哪一年体现出来而已,这是商业模式决定的。

券商中国记者:后来,商业模式的分析方法一度在市场很热门。

雷鸣: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我的组合开始逐渐转向投资一些商业模式比较优秀、质量比较高的公司。2019~2020那两年,核心资产普遍大涨,我的转变再次契合了市场风格的变化,获得了较好的业绩。回头看,我不可能预测到市场的变化,只是在投资上遇到问题,反思后,逐渐探索过去。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大批商业模式好的公司被杀跌,对你有什么触动?

雷鸣:A股市场变化很快,做投资永远要与时俱进,不可能躺赢。比如,过去我们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理解,觉得新能源领域绝大部分属于没有很强壁垒的制造业,算不上多好的商业模式,虽然早期爆发力强,阶段性盈利能力较高,但很快就有更多企业入场持续扩大产能供给,最终竞争会非常激烈,导致利润率持续往下走。回过头来看,我自己在这一领域错过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同时很多传统上商业模式比较优异的领域受到了各种不利影响。我们在这个市场做投资,市场有自己的变化特点,怨天尤人没有用,只能自己去适应市场,总结规律将来应该如何把握好这类投资机会,不可能让市场适应你。但是,过去我们积累的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对竞争的分析仍然是有效的。我们现在观察到很多新能源领域公司业绩仍然很强劲,但是股价却是背道而驰,估值不断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开始担心商业模式上弊端的显现和竞争的加剧。从商业模式分析出发研究行业和公司,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管理规模适中是投资持续进化的基础

券商中国记者:你获得了长期优异的投资业绩,是运气、努力,或者别的因素?

雷鸣:短期业绩肯定有很多运气的成分。做投资运气的确很重要,早期哪怕是靠运气赚钱,第一步走好了,有了本钱心态好,后面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前面没做好,后面就会比较被动。当然,我一直在非常努力地持续去做研究,这是我们看家的本事,必须练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我的管理规模比较适中,而且一直是比较均匀的增长,没有在业绩好或比较高的位置发基金。

券商中国记者:在基金经理业绩高点发新产品,是行业的常态,你为什么较少发新产品?

雷鸣:在管基金两年后,我开始买自己管的产品,非常朴素的从持有人的角度想问题,觉得基金应该实实在在为持有人赚取真金白银,而不是做相对收益。想明白这一点后,我坚决不想再发新产品,把手上的产品做好,规模自然增长就可以了。我管理三只公募基金,只有一只是新发行的基金,是在2018年12月市场低迷时成立,其它我主要管理过成长焦点和蓝筹稳健两只基金,都是早期从同事手上接手过来的。人的能力是有边界的,我特别担心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胜任,所以特别抗拒规模突然迅速增长。规模一点点累积,可以慢慢适应,但最后也是有边界的。除了公募,我还管社保组合,如果再发产品,发得很大,我担心负担太重,没有办法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另外,为了赚取绝对收益,我对每一笔投资都很慎重,在经典成长基金建仓时,我先用较少仓位做出一定的安全垫,有一点点浮盈,心态好一些,再慢慢加仓。我一定要避免一上来就亏钱掉坑里,影响后续的心态和操作。我做了七八年基金经理,累计给持有人赚取的绝对盈利超200亿,算是对持有人有所交待。

券商中国记者:请具体讲讲规模突然增大对投资的影响。

雷鸣:A股市场变化很快,没有一种投资方法论能包打天下,一种方法流行一段时间后,一旦走向极致,就可能开始反转。基金经理在某一段时间顺应了市场,获得了优异的业绩,这时候本应该利用这个窗口期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应对下一次的市场变化。如果在业绩特别好的时候规模增长太快,你可能来不及思考下一个阶段怎么调整,你的能力还在原来的方向,还是配原来的资产,这样势必会进一步强化你的风格,到最后就很难调整了,人顺的时候都是有路径依赖的。特别是投资生涯的早期阶段,本来应该经历市场的各种变化、考验,经过长期打磨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如果自身风格正好与市场匹配,短期业绩突出,规模增长太快,很可能适得其反。

我对此可以说是深有体会,因为没有规模短期快速膨胀的困扰,让我能够比较从容的思考,也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刚开始有问题是信号,是提醒,你要去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如果在业绩好的时候管理规模增长太快,要忙于应付,没时间去思考,可能就把问题掩盖了。

基金经理的认知是一个无限逼近的过程

券商中国记者:你做投资有什么原则?

雷鸣:一是要坚持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发,这是最本原的问题,我们这行本质是一种信托责任,因信任而托付;二是要非常专注自己的工作。只有付出120%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仅仅付出80%的努力,很可能流于平庸;三是要有非常强的自我反思能力,基金经理的认知是一个无限逼近的过程,没有一个人一上来就知道怎么做投资,一定是在不断尝试、反思、迭代的过程中,不断精进,需要在不同的市场被敲打,被塑造。同时,对市场要有敬畏心,不要错把运气当成是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志得意满,一旦你觉得某种方法就是全部的时候,市场很可能180度掉头,让你摔得很惨。

做投资,常常觉得今是而昨非。我2019年看自己2017年时讲的观点,觉得很幼稚,现在看2019年,又觉得一堆问题。这很正常,如果没有觉得自己过去阶段犯了很多错误,说明是没有进步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新行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基金经理一定要在比较从容的状态下,做一些深度思考 ,要研究更多行业,看更多公司,经过实践检验,不断丰富方法论。同时,要敏锐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调整,不断更新迭代,才能更好地迈向下一个台阶。

券商中国记者:你怎样学习,有什么经验跟大家分享?

雷鸣:一是要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所以,我特别喜欢看企业家自传,一个人能成功做成一件事,有很多努力的成分,但也有机缘巧合的幸运。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不如意,每个成功人士都曾经历过很多困难,他怎么面对困难、怎么考虑问题、怎么做决策,都值得学习。有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大意是很多人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是想着别人来帮助自己,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在于帮别人解决好问题,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很可能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二是,我们也要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只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进步,这是有复利的,日积月累 ,就会有明显进步。所以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一个基金经理要有很强的反思精神,要敢于否定自己,做一个诚实的人,出了问题一定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找借口。我做投资这么多年,每次碰到问题,心里觉得不对,但是哪里不对,应该怎样走才对,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想得很明白。这会逼着我去思考,努力寻找深层次的原因,想明白,想通了,就会转化为下一步的行动。不能总是找一些表面的理由,说自己是因为没有投某个热门板块、或者某样东西买多了买少了,导致业绩不好。如果不能触及深层次的问题,很难提高,也谈不上进化。

券商中国记者:你非常强调变化?

雷鸣:做投资,就是永远在路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一段时间不看新东西,过不了多久,就会老化跟不上。比如我们入行时,百货商场是很主流的消费股,过几年就很没落了。

新股是观察新经济的源头,每年有不少新股上市,从中可以发现一些新的投资机会,A股市场上一大批优秀公司都是2010年以后上市的。虽然很多商业模式好的新公司上市时估值都很高,不一定能马上带来赚钱的机会,但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准备,可能短期没有收获,但可能在另外一个时点得到回馈,因为你研究过、了解它,机会来时才能把握。

券商中国记者:你为什么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

雷鸣:我们这个行业,是不是优秀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验证。我过去七八年累计的收益还不错,最重要的原因是热爱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很享受工作的过程,一年有20天年假,我基本上都不休的 ,所以我是不可能不工作的。基金经理这份工作,虽然收入比较高,但付出的时间精力非常多,只有非常热爱,才能比较自然地做下去,乐在其中。这份热爱来自哪里?一是真正给持有人创造价值,我管的公募基金有100万客户,如果能为这么多客户赚钱,能让他们因为我的工作受益,感觉会比较好;二是这份工作有机会接触各行各业最牛的企业和企业家,有很丰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社会的运转,跟上时代的发展,这是一个学习和智慧再积累的过程。

放低预期,倾尽全力,乐在其中

券商中国记者:你为什么创立润时基金?

雷鸣:我比较简单,不喜欢折腾,自己从2007年毕业就到汇添富,很幸运做了自己热爱的投资,很感谢原来平台和领导给了我安心做好研究和投资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我一直心怀感恩。所以,这些年也有很多机构希望能“挖”我过去,但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有职业变化,不会去任何其他的公募机构,只可能是自己创业。

选择离职、创业,自己也想了很久,最终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毕竟在公募做了15年,会有很多对行业和自己的思考。比如,投资策略是需要跟资金属性、客户匹配的,也需要跟自己的性格禀赋和价值观一致。

首先,我在投资比较早的阶段就想明白一个简单道理,做投资就是要给持有人赚钱的。

这个行业很流行一种说法:公募做相对收益,专户和私募做绝对收益。当我作为自己产品的持有人,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要获得收益的,有哪位客户希望基金经理拿自己钱是去博跟自己无关的什么排名?有哪位客户是因为自己亏得比别人少而感到高兴的?我们这行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年化收益做到15%~20%以上的人寥寥无几,如果能够持续给客户赚钱,最终相对排名也不会差的。其次,我对管理基金规模扩张一直是有强烈敬畏心的,做投资这七八年来,只在18年底发行过一只基金。我本能地会抵制发产品,担心能力不够做不好。

另外,我的性格是不愿意亏欠别人的,最怕给别人亏钱。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社保组合,在新基金建仓的时候,我一直坚持建仓初期要做安全垫,习惯先赚一点钱,再根据市场情况慢慢提高股票仓位。我管理的新产品,净值在水面以下的时候很少,这样基金经理心态好,客户感受和体验也好。这些绝对收益的打法,是希望通过长期的积小胜为大胜,帮助客户真正赚到钱。

我内心的想法是,每个客户委托给自己的钱,一定都要当作自己的钱去管理,只有用同理心去做投资,才可能真正地做好投资,没有好的价值观,是做不好投资的。所以,我自己一直都买入自己的产品,把自己的利益跟客户捆绑在一起,我从来都是这么做的,在私募也一定会这样做。但公募是相对收益的考核模式,这对于积累安全垫的打法带来更高难度。我自己反复考虑,一件事要从入口开始,就不能拧巴。从对客户负责的角度,我希望从产品端开始,就进入一个更有利于绝对收益的物理环境。

这两年,大型资产管理机构越来越趋于平台化,需要各种风格的基金经理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随着行业发展,这样的趋势只会不断强化,不会减弱。比如,离职前,我除了管理三只公募基金外,也管理两只社保组合,既要研究大中盘公司,也要研究中小盘公司;既有绝对收益组合,也有相对收益组合。不同的资金来源,有不同的投资诉求,产品特征也有很大的不一样。这样的产品跨度和资金属性,可能需要在同一个时间段,做完全相反的策略选择,而我的性格,希望集中全部精力做出对一类客户最好的策略。多元化业务发展的公募,整体很难提供这样的环境。

另外,从投研团队来看,平台化的投研体系,要满足平台上所有投资人的需求,不可能“高精尖”地针对某一个基金经理,去完全地匹配他的风格。但是就像电视台拍片,记者需要跟摄像师有长期深度的配合,彼此非常了解对方的需求,该拍特写的时候拍哪里,该拍表情还是手势,或是一个长镜头或短镜头,都需要严丝合缝的彼此默契,这需要团队从一开始就完全按照自己想法建立,并且不断磨合去实现。这在平台化的大机构是不现实的。如果自己把投资作为终生职业,越早开始这样的团队建设和磨合,成本和代价越低。

券商中国记者:你对润时基金有什么设想?

雷鸣:私募基金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但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规模做大以后,个人的能力不一定能跟得上。所以,我们想先搭一个平台,然后找一帮志同道合、价值观一致、能够独当一面的合伙人,没有谁是大老板,公司也不一定非得是谁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不要一个人顶着发产品。当然,优秀的伙伴可遇不可求,我们不会去挖人,也不强求一定要做成什么样。资管行业的空间非常大,即使再优秀的管理人也是有边界的,我们不用太关注别人,只要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保持初心,把过程做好,自然就能成长,不要结果导向。

券商中国记者:对公司的规模,有什么要求?

雷鸣:大家可能觉得很多所谓明星基金经理出来,预期比较高,一定要一呼百应,要管多少钱才算成功。我以前做公募的时候都不愿意扩规模,现在心态会更轻松,最坏的结果能够接受,剩下的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我很抗拒一开始就带着很高的预期,而更喜欢把预期放低一些,目标和方向要正确,态度上积极,专注于把过程做好,但一开始对结果不要有太高的预期。我们希望遵从自己的内心,沿着正确的方向往前走,不随波逐流,也不躺平,尽量做好过程,结果是自然而然的。如果被一些外在的因素牵着走,很容易动作变形,该拒绝时去迎合,该坚持时却妥协。我们也不可能管好所有的钱,只要把跟我们风格、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一小部分钱管好,就够了。

我们公司的PPT最后一页是八个字:放低预期,倾尽全力。现在想再加上四个字:乐在其中。

“这一次没什么不同”

券商中国记者:你怎么看现在的市场?

雷鸣:现在大家都很悲观 ,但镜头拉远一点,横向比较,无论产业结构、制造业基础、产业链还是国内的市场空间,中国比欧洲日本韩国都要好很多,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相对也要小很多,所以并不是太悲观 。另外,前三季度居民存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好几万亿,这些钱不可能再大量进入房地产,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很低,最终权益市场肯定会吸引大量资金,只是现在信心比较弱。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在市场低点发的基金容易赚钱,高点发的基金容易亏钱,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在心态上更乐观一些,股价表现是领先基本面的,现在一定要积极跟踪研究。霍华德·马克斯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市场的情绪都是负面,所有人都很悲观,看不到积极因素,基金也完全卖不动时,市场基本上就见底了。以前别人问我怎么买基金,我说了很多方法,最后说只要记住一条:在所有人都不买基金的时候,要积极买,当所有人都追着买基金的时候,就应该考虑退场了。

现在大概率是一个好时机,什么时候走出来不知道,但心态上要积极,保持相对谨慎乐观。逆向投资大师邓普顿讲得好: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虽然市场有很多变化,但原则和准则长期适用,因为市场夹杂着人性,而人性是不变的,所以,这一次没什么不同。

责编:汪云鹏

校对:李凌锋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