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陈霞昌
AI助力疫情防控、AI助力城市交通运营、AI助力公交安全驾驶,这是云天励飞宣传墙上的最新场景应用。这家成立仅仅8年的企业,已经凭借“算法芯片化”的核心能力和“端云协同”的技术路线,打造出了物联感知汇聚、算法赋能服务、知识图谱构建的全链式核心能力平台,并且在数字城市、人居生活领域成功落地一系列标杆式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军企业。
云天励飞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深耕并发展壮大?又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近日,记者来到云天励飞公司,就公司的现状和未来,以及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公司的相关高管。
归国博士的创业故事:从找老人和孩子开始
2014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陈宁,正式创立了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视觉人工智能产品研发。
公司首先落地的项目叫“深目” 。这是一套和深圳龙岗公安一起打造的动态人像识别系统。该项目在2015年正式上线后,不仅在协助找回走失的老人和小孩上“屡获战功”,还因协助侦破了不少案件而名噪一时。据统计,自上线至今,系统已累计帮助找回老人和小孩500余人。2017年,在“深目”系统的帮助下,深圳警方创下15小时内跨省找回被拐儿童的纪录。
“深目”不仅为云天励飞带来了掌声和荣誉,也让陈宁在国内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摸索出了更多经验。随后,云天励飞开始在算法、芯片和大数据等领域发力,并获得了极大进展。其中海鸥算法技术平台,由多次获得国际视觉大赛奖项的硅谷海归团队倾力打造,算法覆盖14个大类、102个小类,具有算法覆盖广、精度高、适配性强等优势;天元芯片技术平台,第二代自主知识产权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DeepEye1000主要面向嵌入式前端和边缘计算应用,具备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天书大数据技术平台,具备城市级海量智能终端的数据接入、处理、分析和挖掘能力,提供数据治理、数据建模和仿真决策的一体化服务,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构建数据产业新生态。
布局芯片 紧抓人工智能的核心
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几乎所有的终端设备都需要一颗或几颗AI芯片,而不同终端在不同场景、执行不同的任务,又需要应用不同的AI能力。陈宁曾表示,只有实现算法、芯片、大数据三大要素的有机融合,才能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更好应用。
云天励飞副总裁、芯片产品线负责人李爱军告诉记者,云天励飞在2015年就已启动了跟人工智能算法密切相关的神经网络处理器的研发。2018年,云天励飞的第一款可直接对外销售的芯片“深目”1000流片成功,2019年正式对外销售并实现商用。
李爱军说,从2015年至今,云天励飞完成了3代指令集架构、4代神经网络处理器架构的研发,且已陆续商用。更可贵的是,通过多年的投入,公司已建立起一支核心芯片团队,设计经验平均超过14年。
陈宁强调,云天励飞的算法、芯片、大数据能力,不是孤立布局,而是融合发展。“算法芯片化”是核心技术能力,能实现算法在芯片上的最佳效能。而在具体场景的落地,则通过算法芯片化技术能力搭载应用实现。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算法芯片化”的核心能力和“端云协同”的技术路线,逐步形成适应AI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技术壁垒。
场景反哺技术 人工智能平台逐步成型
凭借算法、芯片、大数据三大底层技术能力,云天励飞已经建立起面向数字城市、人居生活等业务场景的业务架构,主要产品覆盖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园区、智慧商业、智慧楼宇、智慧交通等。
在数字城市和人居生活领域,云天励飞已经落地了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除动态人像系统“深目”,还有多维大数据分析系统“深海”、视频结构化系统“深萃”、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平台“深智”、交通OD分析系统“深邃”,以及面向商业、书城场景的商启系列,面向泛园区场景的元启系列等。目前,云天励飞已经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实现项目落地,成功打造了一系列标杆式项目。
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说,公司成立之初,人工智能处于“技术找场景”的过程,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2018年之后进入“场景反哺技术”阶段,人工智能平台逐步成型和模块化。到2025年之后,才会进入“场景找技术”的阶段,人工智能赋能场景成本会不断降低。未来,云天励飞仍将继续重点关注数字城市、人居生活等领域,在智慧城市、智慧安防等行业做深入探索,同时也在关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落地应用。
科创板过会 行业地位或进一步提升
2021年8月6日,云天励飞科创板首发上市通过。根据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在2018-2020年,公司的营收呈加速增长趋势,分别为1.3亿元、2.3亿元、4.3亿元,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80%。公司此次上市拟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城市AI计算中枢及智慧应用、面向场景的下一代AI技术、基于神经网络处理器的视觉计算AI芯片等研发项目。
在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云天励飞也在投入巨资进行研发。2018年-2020年,云天励飞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09.57%,86.79%,51.42%。其中,AI推理芯片DeepEye1000的研发费用高达7318万元。
在高额研发资金的投入下,截至2021年4月30日,云天励飞已取得263项专利(含境外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170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外观设计专利72项。
作为一家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人工智能企业,云天励飞有望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在行业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