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产碳纤维企业光威复材(300699)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19.4亿元;净利润约7.5亿元,同比增长21.3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42.86%。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业绩预告中,光威复材三季度的军品合同执行率受到关注,有市场观点认为偏低于预期。
对此,光威复材董秘王颖超向证券时报记者回应表示,军品业务有着不可预测性特点,各季度间会产生不均衡,因此造成了三季度军品业务发货减少的现象,但单个季度的数据对全年整体业绩影响有限,并且,未来随着新产品的贡献度提升,预期全年业绩会健康稳定增长。
回应三季度业绩增速情况
光威复材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数据与上半年相比,收入增幅略有下滑,净利润增幅略有增长。如果扣除汇兑收益影响,光威复材前三季度净利润与上半年扣除汇兑收益影响后净利润增长率基本一致。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光威复材19.4亿元的营收构成中,碳纤维(含织物)业务实现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约为4%;风电碳梁业务实现收入5.36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预浸料业务实现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约为20%;先进复合材料业务实现收入4612万元,同比下降约为18%;机械装备业务实现收入2468万元,同比增长约为15%;光晟科技实现业务收入1009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受疫情以及主要产品降价的影响,光威复材业绩受到较大影响。但上半年,光威复材军品大合同执行率较高,也使得市场对该公司业绩有所期待。而这在公司股价上也得到反映,自今年4月底以来,光威复材股价大幅上涨,近五个月内最大涨幅超110%。
王颖超称,今年1月起,光威复材开始执行总额20.98亿元、为期10个季度的定型纤维销售合同(合同期2022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第一季度和第二个季度合同执行率合计为26.25%,在第三季度,合同执行率为6.02%。
该合同作为光威复材收入重要来源,第三季度发货相对一、二季度减少较多也导致公司收入减少并影响利润。
对此,王颖超表示,这种状况其实没有特别原因,也不宜过度解读。“军品采购订单的不稳定性、不可预见性强,供货时间分布不均,使得收入及经营业绩在各季度出现较大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实际上公司业务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能简单用某一个季度的数据去做年化处理,单个季度的数据对全年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公司目前对第四季度经营业务预期相对乐观”。王颖超称,未来随着航空装备碳纤维复材化率的提高,以及公司业务覆盖范围的增大,公司产品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随着相关业务的逐步开展,公司也将在传统定型产品先后两次降价形成的过渡期后,重新迈上新的成长轨道。
新产品贡献度逐步提升
据了解,近两年,碳纤维主要产品降价带来的影响,是光威复材投资者较为关注的话题。在问及此方面问题时,王颖超表示,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提高有效产出,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产品盈利能力。同时随着材料价格下降、经济性的大幅提升,更有利于降低应用门槛、进一步拓展该产品的应用空间,通过扩大业务规模缓解或弥补降价带来的影响,未来传统定型产品依然是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基础。
此外,王颖超还谈到光威复材未来新产品方面。“公司储备产品和应用技术积累将随着应用的拓展或批产而逐步提升对业绩的贡献度,比如我们CCF700G级产品在装机评审完成后经过验收可以供货了,是光威成为航空全系列装备安全供应商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据介绍,光威复材在包括T800H级、M40J/M55J级以及T700S/T800S级在内的多款碳纤维新产品自2021年已经开始陆续开始形成贡献,2021年为其带来约70%的增量利润,并且也为光威复材产品升级、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奠定基础。
近年来,新能源等下游市场应用逐渐爆发,碳纤维需求快速扩大“未来随着我们后续产能建设和释放,公司业绩会在三五年内实现有序的增长。”王颖超表示。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伴随高端碳纤维下游旺盛需求的持续释放,光威复材产品结构有望在未来进一步优化,利润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全产业链布局构筑核心竞争力,航空航天及新能源领域多极化发展为公司注入多个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