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远翼投资裴耘:人形机器人赛道5年内体量有限,不宜过度炒作丨“对话投资人”系列(11)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创业资本汇 张淑贤2022-09-08 18:38

编者按

自从马斯克宣布将在9月30日展示人形机器人原型机Optimus(擎天柱)以来,人形机器人这一赛道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8月11日,雷军抢先展示小米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铁大)原型机,更为机器人赛道添了一把火。

相比二级市场概念股的持续上涨,人形机器人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情况如何?人形机器人能否成为继集成电路等硬科技产业后,又一个被一级市场追捧的新赛道?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一级市场投资存在哪些问题?

本期《对话投资人》系列,证券时报记者对话远翼投资合伙人裴耘。远翼投资是由远东宏信为主要发起方,由专业团队管理的独立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近百亿人民币,重点覆盖科技与医疗行业的中早期投资,机器人作为远翼重点覆盖领域,迄今已在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板块有深入布局。裴耘主要聚焦技术驱动类成长期项目投资,代表项目包括高仙机器人、珞石机器人等科技创新企业,加入远翼投资前,他曾在软银赛富,GE Capital任职,期间主导和参与了总计过亿美元的投资。

在裴耘看来,机器人行业不是互联网也不是新能源,当前依然是一个长周期、慢爆发、高壁垒且巨头林立的行业,虽然未来前景可能十分广阔,但五年内都不可能达到甚至接近半导体或集成电路赛道的量级,“不希望这个赛道因为过度炒作出现创业和投资的‘大跃进’。”

短期内赛道能否成立且持续

取决于擎天柱有多大惊喜

证券时报记者:马斯克和雷军先后宣布布局人形机器人,带火了这一赛道。在一级市场上,股权投资机构近期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有什么动静?您如何看待一级市场上投资人形机器人赛道?

裴耘:其实早在7-8年前,受到本田Asimo人形机器人影响,VC就投资过国内第一波人形机器人企业,也诞生了以优必选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这几年,随着波士顿动力的产品在朋友圈的传播,人形机器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所熟悉,国内也有大厂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对双足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到今年,马斯克正式为人形机器人站台,小米率先发布了样机,不出意外在一级市场会再次形成一波投资主题。

但赛道能否持续或火爆,很大程度可能取决于马斯克即将发布的擎天柱在实际功能层面能展示出多少惊喜。我个人保持谨慎态度,坦白说并不希望这个赛道因为过度炒作出现创业和投资的“大跃进”,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仅因为国外科技大佬画了个饼,国内就出现一堆跟风者带着大量社会资源盲目涌入,这将会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证券时报记者:就整个机器人赛道而言,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的融资金额就超过50亿元,投资机构中不乏一些顶级股权机构。这会给机器人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估值是否已有推高现象?

裴耘:资本的持续投入对于赛道的发展和估值的上升毫无疑问有很强的助推作用。具体而言,在主流的工业机器人和新兴的服务机器人两大赛道,头部项目的估值近两年上涨明显。但是今年开始受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整体上升速度已有所下降。

今年,因为头部项目的估值效应和资本对于“机器换人”主题的认可,反而更多的融资发生在两大赛道的次头部甚至腰部项目上,投资人可能更倾向用相对便宜的价格投一个有机会赶超头部,或者至少能够显著超越赛道beta的项目,基本上两大赛道内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都已经获得了融资,甚至包括很多体量还非常有限的特种机器人行业也获得了资本青睐。

如果从当前二级市场的可比角度看一级,估值确实已经偏高了。而站在一级市场的长周期角度看,只要头部项目可以保持持续领先的市场地位,当前估值在3-5年后依然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回报。

理论上人类活动空间

就是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有人说人形机器人还是个孩子,甚至是个新生儿,在您看来,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裴耘:从功能上来说,人形机器人确实还是个孩子,几乎所有应用都处在早期探索阶段。但另一方面,从年纪上说,人形机器人早已是个青年。今年被本田宣布正式放弃的Asimo项目,前后已经做了20年。而成立了30年的波士顿动力,先做四足狗后做双足人,产品越做越好但公司却被转手得越来越快。谷歌2013年30亿美元买来,拿了没几年卖给了软银,软银拿了3年又转手,且仅以10亿美元卖给了韩国现代。

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从当前阶段上说,人形机器人毫无疑问处于早期,里程碑式的突破速度会以两至三年甚至更久来计算。国内的速度可能会更慢些,看看小米的双足机器人和7-8年前Asimo或者Atlas的产品差距就可以知道,今年投笔钱,明年就指望PPT里的机器人能大卖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这些已经能走能跑甚至能跳,能说话能持物甚至能搬运的人形机器人之所以始终无法走向市场, 核心原因还是基本不具备商业前提下的使用价值。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在新能源领域,19世纪就已有了量产的电动汽车,时速70公里售价1700美元,但从诞生到真正实现商业价值,电动汽车实际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人形机器人走到今年,又会有什么不同呢?也许会有,也许没有,期待Optimus至少能给一个初步答案。

如果人形机器人赛道成立的话,肯定不会再需要百年时间,我们相信在更强大的算力与AI加持下,在更高效供应链配套的基础上,相比于上一代人形机器人,这代会向更类人的尺寸与灵活度、更强的功率与续航、更丰富的拟人功能方向持续迭代。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的机器人行业与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空间如何?

裴耘:国内机器人行业目前整体是一个过千亿的赛道。如果剔除实施与集成等部分的收入,就机器人核心的本体产品来说,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大概在200-300亿元。商用服务机器人没有特别权威的数据,实际估算大约在70-80亿元。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应该有接近一半是仓储物流机器人及其配套方案,剩余部分则由农业植保、清洁、酒店餐饮、医疗以及迎宾导引类机器人等组成。如果再考虑到巡检维护、消防搜救等特种机器人,大约还有小几十亿的市场规模,当前整体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体量应在100-120亿元之间,大约是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的一半。

空间与增速方面,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从复合增速看,大约能维持在10%-15%,从人机密度比来看,近几年正处在一个快速的爬升过程,密度上限预计还有约50%的合理提升空间。但随着以协作机器人和小六轴为代表的轻型机器人产品迭代,空间上限可能会有大约5%-10%的增幅。结合考虑国家对于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和实际的转型升级需求,我们预计整个工业机器人的基础场景会继续扩大,叠加上现有增速后,预计整个市场在5年内可以翻番达到整体超过2000亿,本体市场达到500-700亿的规模。而对于历史增速就超过20%的服务机器人市场,由于潜在场景丰富而当前渗透率又低,市场空间将更多取决于行业龙头的产品突破而非市场上限,因此我们会对服务机器人市场的整体规模更加乐观一些,预计5年内可以达到整体400-500亿的规模。

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在估算上可能会有点另类,理论市场巨大,真正的目标市场大小很难讨论。因为人形机器人本身已经脱离了传统讨论的机器人范围,这个产品的终局其实是就是一个无限拟人的加强版人类,更强壮也更聪明,理论上可以说,所有人类活动的市场空间就是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

亲人场景更可能成为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您如何看待机器人产业的应用场景?哪些场景可能会率先应用人形机器人

裴耘:从现实的角度看,至少在人形机器人投入应用的早期阶段,亲人场景更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市场,例如,情感陪伴甚至陪护,家政类如杂物整理甚至烹饪,以及普通模特、新手主播或随行助理等需要与人交互的简单工作等。相对的,人形机器人在复杂或效率优先的场景下的替代性则会比较低,比如人形机器人在物流搬运场景下的效率和性价比大概率会远不如自动叉车或者AGV机器人;交通运输场景下自动驾驶系统基本不会留给人形机器人一个占座的机会;科技研发等复杂场景未来更多是计算机程序或者AI的天下,本身就能算得飞起最好没人来打扰;而日常白领工作中简单点的任务RPA机器人也可以一手包办。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形机器人的应用空间有限。恰恰相反,从广义上看,到目前为止的人类世界还是根据自身的生理和认知而形成的,换句话说,整个世界底座和改变世界的工具还是基于眼耳口鼻,两只手与一双脚的“硬件形式”来构建,所以依然有大量的生产工具与环境是面向1米5-2米高度的两足,双手与五指来设计,因此人形机器人在非常长的时间内,在通用层面较其它机器人将会更天然地契合人类社会的大部分生产形式与工具,只是在部分已经实现高效自动化的领域不具备优势。

证券时报记者:以亲人场景为例,您认为,商业化落地的难点在哪?

裴耘:顺着亲人逻辑的方向看,短期商业化的难点可能有两个。首先是产品能多接近人类的眼与口,从而真正实现亲人。眼,换句话说就是以机器视觉CV为主的多传感融合能力,当前的人形机器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人眼。初步要求是如何在人类低速但更加复杂的生活场景,而不是高速公路上正常行走;进阶地说,机器人不仅要能读懂图片,还要能理解动作,能阅读并理解表情,并做出恰当的反馈输出。口,就是以自然语言处理NLP为主的语义语音理解与表达,能多大程度上理解人类的多轮对话,这不仅包括内容,还包括语音语调与语速的含义,然后同样合理恰当地输出表达。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如何像人一样将语音和图像结合后做出真正类人的准确理解与输出。眼与口这两者本身不是机器人本体/企业的能力,需要依赖于跨学科的企业和团队共同合作才能做出突破。当前,这两个领域的技术都在不断向前,但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应用进展还比较有限,换句话说,目前的人形机器人还不真正具备即便是部分的“人性”, 所以,人形机器人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更多地作为亲人场景的工具属性而存在。

其次,既然更多作为工具,多任务的兼容能力很可能是作为类人形机器人产品需要证明自己的地方。如果不是为了买来炫耀,3万美元的Optimus到底可以做什么是个灵魂拷问。如果没用,那这一代的Optimus很难逃过上一代Atlas和Asimo的结局。当前的第一代人形机器人最好可以展现出两个以上关联场景的真实应用能力。它并不需要在收拾杂物的场景里证明自己比一台堆码跺机械臂更高效,而是作为一个类人平台,不仅能堆码跺,理完货后还能拿起抹布擦个桌子亦或者拿起垃圾袋出门丢个垃圾等,也许效率上都远不如专业的工业或者清洁机器人,但在亲人场景内多用途作业能力的展现将会为类人机器人的商业价值踢开一个很高的天花板,这本身也是当前类人手臂的协作机器人所希望实现的商业愿景之一。

此外,这种多任务能力实现的前置条件越少越好,使用者不需要特意改变已有的工作或生活环境去配合机器人,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如何训练机器人等等。毕竟这个世界已经是按照人形来构建,虽然当前的人形机器人大概率无法实现拆箱即用,但长期来看,如果人形机器人本身不能尽快做到拆箱即用,就是没有真正做到PMF(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契合点),也就失去了人形的意义。

总结来说,人形机器人的商业落地在亲人场景的互动与工具两个应用方向上都还有一段路要走。前者的道路上相对漫长,有可能还需要翻越高山。后者率先实现突破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随着工具属性而来的性价比问题也有可能在资本助推下加速实现亏损上量,上量后降价,再上量,从而加速到达商业临界点的可能。届时的市场空间也将直接取决于落地场景的多少与大小。

近5年内与集成电路

尚不属于一个量级

证券时报记者:再回到股权投资领域,在机器人众多细分赛道中,您最看好哪些赛道?远翼投资在机器人产业的投资布局如何?主要的投资逻辑和优势是什么?

裴耘:发现赛道价值,判断技术释放价值,识别业绩增长潜力是我们的核心逻辑顺序。这一块我们在赛道价值上优先工业与服务两大主流赛道,其次再在其中寻找上升空间大增速快的细分赛道。

举例而言,我们对于商用清洁龙头高仙与医疗手术机器人龙头微创的投资都是源于对这两条蓝海赛道的价值认可,进而研究新一代机器人技术,例如基于多传感融合的SLAM、驱控一体等,在产品端所能释放出的价值,再结合可验证的商业实践进度与行业身位,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投资判断。即便是在相对成熟的工业机器人赛道,也是因为看好赛道内轻/小型化与柔性协作的细分赛道趋势与未来空间,而选择了珞石,它恰好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依靠底层的核心控制器能力,横跨两个赛道推出高质量产品的企业。

回头看投资高仙时,它只一个SLAM模组与技术领先的公司,首款75系列机器人的出货量微乎其微,但如今企业的产品线已经延伸至7条,仅3年时间我们的综合回报已经超过10倍。而同期投资的微创机器人更是已在港股上市。类似的珞石,去年投资时,还只能说是运动控制做的不错的轻型工业机器人企业,协作机器人都还没有发布量产。但仅1年时间,珞石全力控的柔性协作机器人不仅快速推向市场,而且已开始服务于一汽丰田、康明斯、小米智能工厂等行业头部客户。项目估值也在1年时间里实现了超过翻番的增长。

作为背靠远东宏信集团的战投基金,我们在进行股权投资时得到了集团金融与产业资源的强力支持。在项目或者新产品的早期阶段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医院、学校以及工程机械等行业一线的实际场景,帮助企业迭代产品的同时也打磨了行业案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持续地从融资与经营性租赁两个维度为所投资的企业提供尽量完整的金融解决方案,尽力协助企业更好的实现销售甚至经营模式的探索。

证券时报记者:在您看来,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能否成为继集成电路等硬科技产业后,又一个被一级市场追捧的新赛道?

裴耘:人形机器人至少在近5年内都会远小于半导体或集成电路,甚至根本就不会是一个量级的赛道。但因为当前赛道的市场基数几乎为零,所以但凡有一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产品诞生,整个赛道就可能会产生一波爆发,然后和几乎所有科技赛道一样经历Gartner曲线中过度炒作并伴随泡沫破灭与淘汰的周期。如果没有凑上第一波的热闹或者在第一波里阵亡了,届时可能会是一个更适合投资布局的窗口期,真正广阔市场空间在那时也会铺成并展现在人们面前。但如果坚定看好又希望尽早介入,个人建议可以考虑把Optimus的BOM(物料清单)大致拆解一下,提前布局些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器件不失为一个相对稳健的投资思路。

对于机器人产业,特别是新一代的机器人赛道,我们需要在行业早期就勇敢投入的探索者,也需要在行业发展中持续投入的助推者,这不仅包括投资人也包括产业方和创业者。但不管哪一个阶段,以何种身份参与,最好都能建立在深刻的独立认知之上。毕竟机器人行业不是互联网也不是新能源,至少当前依然是一个长周期、慢爆发、高壁垒且巨头林立的行业,不要轻易地因为大佬就跟风一搏。

校对:李凌锋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