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面对疫情冲击下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及诸多风险挑战,中国信达聚焦主业,稳中求进,全年经营符合预期,资产规模保持稳定,核心指标稳健均衡。
截至2021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规模达15642.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4%;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1788.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9%。
不良资产经营板块总资产9974.93亿元,收入总额770.90亿元,税前利润141.94亿元,在集团总资产、收入总额和税前利润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3.8%、78.9%、73.2%,主业优势继续巩固。全年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净利润120.62亿元。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7.15%,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4%,持续保持同业领先水平。
全年新增收购金融类不良债权485.6亿元
2021年,中国信达持续加大收购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力度,加强与各大国有银行和主要股份制银行合作,深度参与公开批转市场业务,强化有效投放,公开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全年新增收购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48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5%。
拓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2021年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110.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8%。
加强对资产的分类管理,加速存量资产周转,夯实现金回收,资产周转率有效提升,处置规模和处置收益稳步增长,全年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13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09%。
多手段参与危机企业救助
中国信达纾解实体企业和区域经济痛点、难点、堵点,参与国企改革重组。通过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夹层投资、过桥融资、阶段性持股等投资银行手段,参与危机企业救助和大型企业集团风险化解。开展资本市场纾困,化解企业违约债及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发起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危困企业投资基金,以共益债形式解决破产启动难问题。2021年投放11个困境企业再生项目,总金额30.24亿元。
打造不良资产生态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信达推进战略客户群建设,拓展央企国企、行业龙头等战略客户资源。把握实体企业需求,对部分发展前景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2021年,新增投放债转股项目6个,项目总金额21.2亿元,债转股资产收益119.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68%。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以来,中国信达已落地25个项目,落地金额260亿元。
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在风险防控方面,中国信达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严控客户准入标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提高对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重点区域投资比重。通过优化内部评级、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异常项目会商等多项举措,有效加强风险源头控制,提高业务质量。严控新增风险、化解存量风险,资产质量管理取得较好成效。持续强化风险治理架构,建设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提高资本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构建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双向良性传导机制,有效保障集团流动性安全。
截至2021年末,中国信达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2%、14.08%、16.18%,均满足监管要求,保持合理充裕。
中国信达表示,下一步将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局,不断强化不良资产处置核心功能,聚焦不良资产主责主业,稳健增长、加快转型、严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