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曾在茅台酒窖里洗脚么?|6月4日行走札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毛可馨2021-06-04 22:02

车窗外飘来阵阵酒香,融媒体“长征车队”驶入了闻名遐迩的白酒产地茅台镇,街边酒铺林立,刚刚下过一场雨,赤水河泛起微红的颜色。红军长征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时曾经过这里,当时在国民党的报道中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闻:“红军在茅台酒窖里洗脚甚至泡澡”,这是真的么?

了解茅台酒生产工艺的人就会一眼看出其中问题,经过端午制曲和重阳下沙后,酒窖就被密封起来,产酒要到后期的蒸馏阶段,酒窖里根本就没有酒,何谈在酒窖泡脚。实际上,红军当时用茅台酒来治疗伤口、活血化淤,有时小酌一杯也在情理之中。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茅台美酒算是长征途中少有的犒赏,这段特殊经历留在了很多将士的记忆中。

茅台.jpg

红军的酒是从地主家缴获而来,或者直接去酒厂买。当时,工兵连就住在靠河滩的一个酒厂旁边,工兵连连长王耀南带上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和周恩来的警卫员魏国禄一起到酒厂买酒。他们看到酒并没有容器装,就找来了两段碗口粗、半人来长的竹子,用烧红的铁条把后面的竹节捅开,只留最下面一个竹节,然后在竹筒里满满灌上酒,上面再用玉米瓢子紧紧塞住。当王耀南按时价把四块银元递给酒厂老板时,老板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一股劲儿地说:“军队吗,这么点酒还给钱。我活了40来岁,还是第一次见到!”

在红军长征途径茅台时,茅台镇大多还是分散的烧坊制酒。新中国成立后,仁怀县人民政府在1951年以1.3亿元赎买“成义烧坊”,正式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1952年,荣和烧坊、恒兴烧坊陆续转至茅台酒厂接管。三家烧坊合并之初规模很小,经过国家、地方相继投资扩建,茅台酒生产也逐步扩大。1989年,茅台酒产量达1300吨,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而现在,贵州茅台已然成为了中国白酒产业和酒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在消费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都广受关注。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