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小马智行(02026.HK)发布最新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在保持营收高速增长同时,亏损金额也在加大。公司预计将提前实现年内超1000辆车队规模目标,并计划在2026年底将规模扩大至三倍,达到3000辆以上。
营收大增 亏损加大
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的收入总额为2540万美元(人民币1.81亿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1480万美元增加72.0%;该季度经营亏损为6970万美元(人民币4.96亿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亏损4070万美元。2025年第三季度的亏损净额为6160万美元(人民币4.38亿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亏损4210万美元。
细分看,公司第三季度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为67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350万美元增加89.5%。其中,乘客车费收入同比增加超过200%。
三季度,公司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收入为1029万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940万美元增加8.7%。随着公司推出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单车自动驾驶套件BOM成本较上一代下降70%。公司预计未来自动驾驶卡车将保持增长势头并展现可扩展的潜力。
公司第三季度的技术授权与应用收入为860万美元(人民币6100万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190万美元大幅增加354.6%,主要受自动配送领域的客户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持续强劲且不断增长的需求所推动。
现金资产方面,截至9月30日,小马智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受限制现金及长期债务性理财产品合计41.84亿元人民币;港股上市后公司已新增现金约60亿元人民币(假设超额配售权全部行使,新增现金可达70亿元人民币)。
“双重上市为公司大规模商业化进程提供了长期且稳健的资本支持。我们将乘势而上,凭借充足的资金弹药,加速扩展安全、高效、舒适的自动驾驶出行与卡车服务。”小马智行创始人兼CEO彭军表示。
Robotaxi规模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经营方面,小马智行表示,公司Robotaxi车辆总数已达961辆,其中667辆为第七代Robotaxi,公司预计提前实现年内超1000辆车队规模目标,并计划在2026年底将规模扩大至三倍,达到3000辆以上。
据透露,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于11月起在北京、广州、深圳开启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财报显示,基于该车型在广州启动商业化运营以来,截至11月23日最近两周内日均运营数据,第七代Robotaxi在广州已实现单车盈利转正,单台车日均订单量达到23单。
小马智行CFO王皓俊表示:“我们不断强化Robotaxi业务盈利能力,此次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实现Robotaxi单位经济模型(UE)转正,为后续更大规模车辆投放和轻资产模式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推动公司强化自我造血能力并最终实现盈利。”
小马智行表示,将坚定投入Robotaxi大规模生产和商业落地,三季度不断加快三款与北汽、广汽、丰田合作的第七代Robotaxi家族车型的量产进程。2025年第三季度,小马智行经调整研发费用约4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第七代车型的一次性研发、生产和人员扩充。小马智行在财报中预计,2026年第七代Robotaxi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其自动驾驶套件BOM(物料清单)成本较今年水准再降20%。
王皓俊介绍,推进千辆Robotaxi落地过程中,公司已探索出轻资产价值链合作发展的商业路径,构建起可规模化的出行生态圈,以更高的资金效率实现Robotaxi车队在国内和全球范围规模化扩张。目前,小马智行已分别与深圳西湖集团、阳光出行等出租车及网约车平台企业合作,通过“轻资产+AI赋能”模式开展技术和运营合作,在深圳或广州等一线城市基于第七代Robotaxi共建规模化的自动驾驶车队,为乘客打造安全、舒适、高品质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