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设备正进入作为消费品普及的关键时刻。
2025年最强新股遭遇一字跌停
今日(11月24日),A股行情出现修复,军工和AI题材反弹明显。军贸概念股如中天火箭、长城军工、中船防务等涨停;AI赛道股的光云科技、三六零、久其软件等涨停。锂矿概念再遭重挫,大为股份、国城矿业、大中矿业、盛新锂能等股价跌停。
今日收盘跌幅最大的是大鹏工业(920091),且遭遇一字跌停,收盘时跌停板封单达6.12万手。该股于上周五(11月21日)登陆北交所,上市首日盘中最大涨幅达到16.67倍,首日收盘涨幅达到12.11倍,这两项数据均为2025年以来上市新股的最高值。
上市首日,大鹏工业成交5.87亿元,今日仅成交0.25亿元。照此计算,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今日卖出的几率很低。若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买入,今日无法卖出的情况下,最大亏损幅度达到48.05%。

除大鹏工业外,今日跌幅靠前的还有清水源、ST合纵、ST立方、海峡创新、诚迈科技、禾信仪器等。
3D打印新材料可与人体免疫系统兼容
据科技日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团队首创了一种新型3D打印材料。该材料与人体免疫系统兼容,有望推动人工器官移植和药物递送等诸多医疗技术实现快速、安全发展。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先进材料》期刊。
研究团队此次展示了改变聚乙二醇(PEG)性质的方法,制造出可拉伸的网络结构。PEG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技术,但传统生产方式(通过交联PEG聚合物在水中形成后去除水)会导致结构脆弱、结晶,无法在拉伸时保持完整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借鉴了制造弹性强橡胶的分子设计,采用“可折叠瓶刷”结构,使材料既坚固又极具弹性。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改变紫外线灯的形状,可以创造出许多复杂的结构,这为未来制造人工器官或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可能。
此外,实验表明,这种可拉伸的3D打印PEG材料对生物友好,细胞培养测试证实其与生物组织兼容,适用于体内材料如器官支架。
展望未来,该材料可能与其他材料结合,制造具有不同化学成分的3D打印产品,可拓展多种应用。例如,与现有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相比,新材料在室温下展现出更高的电导率和拉伸性,凸显了其作为先进电池技术中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的潜力。团队表示将继续探索其在固态电池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超40家A股公司布局3D打印行业
近年来,全球3D打印需求快速释放,其应用领域广泛,下游覆盖航空航天、建筑打印、消费品等领域,特别是消费级应用快速增长。
据Wohlers Report预计,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包括材料销售、打印设备销售与服务及软件销售)达1150亿美元,未来5年复合年增长率约30%。根据中商情报网,中国3D打印市场2024年规模为415亿元。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粗略统计,A股市场有超过40家公司布局3D打印行业。爱司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完成多激光金属打印头的联机优化调试,完成了上机零件生产打印测试,测试通过后成为3D金属打印设备的核心关键部件。公司的512喷头稳定批量生产,可以满足公司3D砂模打印设备的需求。
沃特股份的产品可以用于3D打印耗材。公司参股的协同高科是深圳市3D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唯一运营主体。
华曙高科主营业务产品为工业级3D打印设备,可适用于多领域的零部件生产制造。
久日新材有多种光引发剂可用于3D打印材料中,如TPO、184。近年来光引发剂在3D打印领域中的销量稳中有升,尤其在3D打印油墨方面。
伊之密拥有spaceA工业3D打印机产品,采用热塑性颗粒等材料打印相关产品。
爱迪特已经推出多款3D打印机和增材制造(光固化)树脂,同时公司冠桥打印树脂成功获得美国FDA认证,全口活动义齿打印/种植即刻负重临时牙方案也获得了市场验证,在合作加工厂客户处完成上百例成功验证。
24只概念股前三季度业绩正增长
业绩数据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含扭亏为盈)的3D打印概念股有24只,英诺激光、楚江新材、奥比中光-UW、铂力特、银禧科技净利润增速居前;其中,英诺激光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24.65倍。
这24只业绩增长的概念股中,截至11月24日收盘,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有6只,分别为立中集团、伊之密、亚厦股份、永利股份、爱迪特、长江材料。
立中集团滚动市盈率为15.79倍,排在最低位置。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26.77%。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11月24日收盘价与年内高点相比,上述这24股平均回撤幅度为21.22%。华工科技、美瑞新材回撤幅度均超过30%。能之光、锐科激光、久日新材、英诺激光、爱迪特的回撤幅度均介于25%至30%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