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沪深交易所发文,存量ETF名称迎来统一规范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5.7万亿元ETF市场迎来最新的规范。
近日,沪深交易所发布最新修订的基金业务指南,统一规定存量ETF基金扩位简称的命名规则。
根据最新要求,ETF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ETF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ETF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各家基金公司需要在2026年3月31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
今年以来,已有易方达、华泰柏瑞、广发、嘉实、天弘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ETF陆续更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ETF产品更名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辨识度和吸引力,能让投资者更快速、更准确地识别产品特征,提升投资决策效率,优化投资者体验,促进ETF市场发展。
存量ETF名称迎来统一规范
伴随着ETF市场快速发展,部分ETF简称出现雷同,投资者在选择时面临同质化困扰,为了提升产品辨识度,近日,沪深两市交易所出台最新规则,对存量ETF名称进行统一规范。
近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第1号——业务办理(2025年11月修订)》。

其中提到,ETF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增强ETF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投资标的核心要素+增强+ETF”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ETF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
各基金管理人及相关市场参与机构按照修订后的指南办理上交所基金业务,基金管理人应于2026年3月31日前有序完成产品更名,保障业务平稳运行。
深交所也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南第1号——相关业务办理(2025年修订)》,对这一事项进行了统一部署。

有利于提升ETF辨识度
伴随着ETF产品数量增长,以及同质化竞争加剧,提升ETF产品名称辨识度成为基金行业的共识。
早在2022年,沪深交易所就相继发布业务规则,推动ETF扩位证券简称。2022年5月,上交所发布关于扩位证券简称业务上线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2年5月16日起,为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债券、基金及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提供扩位证券简称。
随后,深交所也发布通知,为了进一步加强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简称管理,规范扩位证券简称的使用,基金产品自2023年1月9日起实施扩位,基金管理人可通过交易所基金业务专区提交扩位证券简称申请或修改申请。
今年1月13日,易方达基金公告集体变更旗下17只ETF的简称,让简称更加标准、清晰,方便投资者记忆与搜索。Wind数据显示,目前,易方达基金旗下的近70只ETF已将公司名纳入产品名称。
6月24日,广发基金公告称,旗下6只ETF的场内扩位简称集体更名。更名后,广发基金旗下采用该命名规则的ETF数量达10只,涵盖宽基、行业主题、策略及债券四大类别。
6月16日,嘉实基金发布公告称,自6月17日起,旗下22只指数产品变更场内简称,包括21只ETF与1只LOF产品。
7月1日晚间,华泰柏瑞基金发布公告称,自7月3日起,旗下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的扩位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A500ETF华泰柏瑞”。
对此,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修改后的ETF简称更加清晰、简明、易辨识,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筛选和决策效率,便利投资者开展ETF投资。
一位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指数基金产品正通过更标准化、透明化的产品名称设计,降低投资者与基金产品之间的检索成本。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命名方式,能让投资者更快速、准确地识别产品特征,提升投资决策效率。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ETF名称加入基金管理人简称之后,更利好具有品牌溢价的基金公司。过往在同质化名字之中,投资者往往根据谁的名称简单、好记进行投资,未来可能优选具有品牌美誉度及知名度的公司旗下ETF,品牌知名度不够高的中小基金公司在竞争激烈的ETF市场中突围难度增加。
“随着中国ETF市场突破5万亿元大关,ETF更名不仅是一次产品标识的更新,更是做优、做强指数化投资生态的重要举措。”另一位业内人士称。
编辑:黄梅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