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11月20日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1月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0%、3.5%,与上期报价一致,连续第六个月维持不变。鉴于作为LPR“定价锚”的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未调整,银行净息差压力不减,市场对于LPR“按兵不动”早有预期。
LPR报价由央行政策利率和报价行报价加点共同决定。自今年5月LPR报价跟随当月央行降息下降10个基点后,截至目前作为央行政策利率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再无调整,因此LPR报价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同时,目前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依然处于历史低点,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意愿。
今年以来,央行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0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与此同时,央行持续引导各地逐步有序加入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目前,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参与此项工作,惠及数十万家中小企业,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主要受到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有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低位下行,说明货币条件比较宽松、资金供给比较充裕,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
“为稳息差、防风险,保持银行经营的可持续性,近期有关部门也在强化金融机构定价行为指引,约束非理性竞争,贷款定价逐步趋于稳定。”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后续监管引导银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或更倾向于通过财政贴息、结构性工具、明示综合成本等来实现。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排版:罗晓霞
校对: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