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傲霜枝 菊色满晋阳(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付明丽2025-11-19 10:08

赏花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咏菊》唐·白居易

每年9、10月份,山西太原城市街头开满菊花,一丛丛,一簇簇,或抱团如球,或垂丝如瀑,大可盈尺,小则如钱,缤纷绚烂。

菊花是我国原产名花,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太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地理、气候等条件均适宜菊花生长。“九月里菊花家家有”,一首民歌《十二月采花》,唱出当地人对菊花的喜爱。为何花中偏爱菊?苏轼的名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或许可以回答——菊花凌霜而立的风骨,映照着太原的城市精神。

菊蕊独盈枝

一种品格,绵延不绝

菊花象征坚韧不拔、刚直高洁的品格,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礼记》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菊花隐逸高洁、坚韧不屈的品格,不仅体现在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中,也融进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太原古称晋阳,有2500多年建城史,自古就是北方战略要地和军事重镇。从这里走出的明清晋商以诚信经营闻名,创造了辉煌的商业文化;如今,当地持续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坚韧品格已深深融入城市发展。

早在乾隆年间,太原晋祠一带种菊者甚多、品种丰富,并有赏菊会、品菊花酒等活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太原各大公园持续举办菊花展,赏菊成为市民的秋季文化盛事。

1984年,太原启动了市花征集评选工作,前期提出9个候选花种。经过近3年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和群众投票,菊花脱颖而出。1987年,太原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正式确定菊花为太原市市花。

行走城市街头,常常可见菊花元素。菊花彩绘、雕刻与古建韵味相融,寄托祈求长寿与吉祥的美好心愿;“菊花巷”等地名以花为名,延续城市记忆。菊花在城市绿化美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早已融入太原人的日常生活:金丝皇菊烘干后泡制的茶汤清香回甘,搭配枸杞、陈皮可制成养生饮品;在传统美食羊汤中加入菊花,饱含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

与菊岁岁新

一个花展,焕发新生

太原举办的菊花展,今年已是第三十五届。

作为今年菊花展的主会场,太原双塔公园在主道路和中心广场布置了11组立体景观花坛,展出精品菊、悬崖菊、花园小菊等各类花卉50余万盆(株),游客在精美的仿古建筑群中移步换景,悠然惬意。花展期间,公园举办戏曲展演、汉服巡游等系列文化活动,日均接待游客6万人次。

2021年以来,每年花展结束后,双塔公园便将花展中的盆栽菊花移植到公园里,打造儿童友好花径。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双塔公园)主任兰鹏海表示,移植菊花不仅丰富了公园的园林景观,打造了更多样的观景体验,还节约了成本,获得市民游客的广泛好评。

菊花展的分会场也各具特色——晋祠园林中心推出菊花文化历史特展,将菊花文化融入古城历史;迎泽公园泽众书院举办插花艺术与组合盆栽竞赛展览,菊花与建筑、绘画相融合,艺术氛围浓厚;太原植物园突破传统菊展色调,引入高饱和度的橙、粉、紫、蓝等彩色菊花,搭配互动装置与景观小品,颇受亲子家庭和年轻游客欢迎。

太原菊花展始于1955年。70年来,菊花展规模日益扩大,办展模式推陈出新,从室内到室外,从单个场地到多会场联动,从单纯的花卉展览演变为集园林观赏、文化休闲于一体,成为太原的一张文旅名片。

融合潮流元素,菊花展的观众也逐渐扩展至年轻一代。赏菊、拍菊、养菊,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文化风尚。一名大学生在打卡今年菊花展后留言:“高秋迎盛会,与菊岁岁新。菊花原生中华,花开花落几千年,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血脉。”

采菊东篱下

一项产业,多彩绽放

太原菊花展的部分菊花,来自当地的园艺公司。山西梅芝园艺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培育了10万余盆菊花,“汴梁京桂”“春日剑山”“金龙腾云”等品种花型蓬大,色彩绚丽,成为菊花展的明星展品。

进入11月,气温降低,菊花季即将进入尾声。在位于太原市晋阳堡村的梅芝花卉产业科技园,十几名花农在田间忙碌不停。“眼下要挑选生长健壮、花型漂亮的优质母株,为来年菊花培育做准备。”梅芝园艺董事长郑梅芝介绍,公司从北京、河南等地引进了1000多个菊花优良品种,经过筛选留下400余个进行培育推广。

除培育菊花外,当地园艺公司还提供种苗销售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带动当地农民从事花卉行业。“菊花育苗、管护、采摘等工作用工需求大。”郑梅芝说,每年直接带动30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此外,当地还研发菊花茶,打造菊花宴,在菊花盛花期推出采摘、插花、研学等丰富活动,最多时每天可吸引近万名游客。

菊花产业发展离不开种质资源培育和栽种技术创新。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系教授吕晋慧与菊花打了20余年交道,主要进行菊花开花机理、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

“现代人对观赏菊花型花色的需求越来越多。菊花种植大有学问,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研究解决。”吕晋慧说,近些年,她和团队成员陆续培养了若干抗倒伏菊花品种、抗连作障碍品种和茶用、食用菊花品种,当前正在进行观赏菊育种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为太原乃至山西的菊花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花笺

太原·菊花

菊花,原产中国,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卵形至披针形,长5至15厘米。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

菊花喜凉爽气候和充足光照,耐旱、耐寒,忌荫蔽、忌积涝,花期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9月至11月。菊花是秋季重要观赏花卉,也是药食同源植物,特定品种可供饮用、药用或作为蔬菜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缓解眼疲劳等功能。

资料来源:山西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