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达斯出售频传背后,被祛魅的国际品牌需要“中国合伙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作者:易佳颖2025-11-14 16:09

曾以 “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风靡中国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如今却频频被传出售。

11月13日,通用磨坊官方就“哈根达斯中国业务是否在出售中”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对此谣传不予置评”。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哈根达斯要出售中国门店的传闻传得沸沸扬扬,通用磨坊就已回应过“对谣传不予置评”。两次回应只字不差。

不仅是通用磨坊,哈根达斯的另一个运营方 Froneri,也被传出被高盛筹备以约1200亿人民币收购。

哈根达斯曾凭借 “纯天然” 品质打造高端形象。1996 年进入中国后,在那个国内冰棍、雪糕多为0.5元、1元的年代,哈根达斯以单球25元的高价切入市场,黄金地段的门店选址和高端的门店装修,成功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塑造了高端品牌形象。

但时过境迁,近年来,哈根达斯在全国多座城市接连关闭线下门店,曾经的消费者再想到这个品牌只剩下社交平台上的集体怀旧。四五十元的单价及二百多元豪华产品受到了 DQ、蜜雪冰城及新茶饮的强烈冲击。

实际上,哈根达斯在定价早已因国内外价差大被诟病已久,在英国、美国、荷兰等地,哈根达斯的售价不到国内三分之一。但这样的价差并非由运输、物料等制作成本带来,而是由其在中国的品牌定性带来的。

而年轻一代的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早已祛魅,“在美国等地,哈根达斯只是普通的大众品牌,经常打折。”有95后留学生直言,“并不觉得有什么高贵之处。”

消费者的选择也直观的反映在财报上,数据显示,2025财年,哈根达斯在国际市场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在中国的门店业绩承压。

最直接的,通用磨坊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同比下降3%,公司明确表示下跌的主因系中国与巴西市场收入下降。哈根达斯的颓势已经对母公司通用磨坊的整体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此,哈根达斯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调整、改革动作不断,以求适应早已变化的中国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哈根达斯零售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这主要归功于我们推出的手持产品。”通用磨坊国际业务总裁Ricardo Fernandez直言,在华面临更具挑战性的宏观环境,“那里的消费者压力较大,特别是影响了我们的(哈根达斯)门店业务。”

更进一步的,通用磨坊全球首席执行官Jeff Harmening介绍,哈根达斯已将手持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据介绍,在中国市场,哈根达斯手持冰淇淋的分销网络扩大至原来的两倍以上。

即便稍有起色,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也已从一个利润增长点转变为业绩负担,迫使母公司考虑出售中国业务这一极端措施。

哈根达斯起起伏伏的业绩背后是,中国市场依然强劲,但国际品牌面临更大挑战。此前,CFB集团首席执行官许惟抡也表示,“我们预计中国的冰淇淋市场每年至少还会有双位数以上的增长。”

国际品牌开始慢慢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变化是如此之快,不能再用国际市场统一的思维来经营。某国际品牌中国市场负责人就曾直言道,“国际品牌要想在中国活下来,就不能把自己定义成国际品牌。”

而当下寻找“中国合伙人”成了一个热门新选择,星巴克刚官宣将在华业务的六成股权出售给中国本土资本,汉堡王中国也跟着把多数股权“卖”给了中资“新东家”。

而被传出的带出售名单里,不止哈根达斯,必胜客、迪卡侬等也纷纷传出寻求出售的消息。这既是国际品牌应对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的战略调整,也是周期低谷的 “轻资产” 转型,而资本正瞄准此时机抄底,消费市场的洗牌已然开启。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