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涨90%!刚刚,三大重磅突袭!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时谦2025-11-11 20:37

新能源再迎重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天(11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实现较高增长。在出口方面,今年1至10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

11月11日,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诺德股份总经理陈郁弼表示,从负极集流体铜箔行业看,今年行业开始复苏,目前整个锂电铜箔行业处于爆单状态。

花旗分析师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最近锂电的势头是由强劲的需求而不是供应中断推动的,未来几年电池需求的信心不断增强。市场焦点已转向储能系统(ESS),顶级磷酸铁锂阴极生产商正在满负荷运转以满足这一需求。

锂电,三大重磅来袭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1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51.6%。在出口方面,今年1至10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继续实现较高增长,一方面是国内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显效,力度大,惠及面广,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较高增长。另一方面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使得部分消费者存在提前购车现象,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一轮的消费高峰。专家同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车企新品供给的持续丰富、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补能体系的不断完善等,也共同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较高增长。

此外,11月11日,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诺德股份总经理陈郁弼表示,从负极集流体铜箔行业看,从2023年第四季度到去年整个行业几乎处于亏损状态,到今年行业开始复苏,而到目前整个锂电铜箔行业处于爆单状态。未来几年,铜箔技术迭代方面将会有很多惊喜的地方,行业有望迎来发展的春天。

继前一交易日上涨超7%后,碳酸锂期货今天延续涨幅,现货价格目前处于8月下旬的水平,但仍比2022年的峰值低85%以上。花旗分析师在11月9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最近的势头是由强劲的需求而不是供应中断推动的,对未来几年电池需求的信心不断增强。市场焦点已转向储能系统(ESS),顶级磷酸铁锂阴极生产商正在满负荷运转以满足这一需求。花旗集团预测,到2030年,ESS将占电池总需求的三分之一,高于去年的20%,到2026年,电池整体需求预计将增长31%。

储能支撑预期走强

2025年以来,锂电产业链主要材料价格总体稳中有升,其中碳酸锂高度相关材料价格总体仍承压、电解液产业细分领域产品价格短期止跌快速上涨、钴相关产品价格受外部政策影响显著上涨。电解液产业价格上涨主要受供需短期失衡影响,截至11月7日,六氟磷酸锂价格11.90万元/吨,较2025年年初上涨90.40%,电解液价格较年初上涨44.33%。

从业绩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锂电池板块营收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1%,增速较2024年显著提升;动力电池装机量494.10GWh,同比增长42.52%。而储能需求超预期,前三季度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430GWh,同比增长99.07%,占锂电池总出货量的34.15%(2024年为28.51%)。

从政策面来看,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价格机制”,并明确“健全完善煤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容量电价机制”。这是继2023年11月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后,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将新型储能纳入容量电价机制适用范围,标志着调节性资源价值回收机制进一步完善。

华源证券认为,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灵活性资源,正处于政策支持、商业模式逐步完善的关键发展阶段,收益率改善驱动的装机增长态势有望维持,需求预期的改变促进业绩预期改变,产业链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华安证券认为,全球大储招标数据持续火热,储能电芯价格上涨验证储能下游需求火热。国内政策频出助力独立储能市场增长,欧洲补气周期电价上涨,欧洲户储需求持续复苏,新兴市场户储需求超预期,建议关注大储以及海外户储预期修复。

另外,固态电池迎来密集会议周。11月11—13日,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ABEC 2025)在江苏苏州举办;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11月12—13日在四川宜宾举办,欧阳明高、黄学杰等专家院士将与参会企业共同围绕“全固态电池关键问题与最新进展”这一核心热点议题,探讨全球全固态电池最新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当前固态新技术的突破和订单持续是锂电设备板块的关键,各公司在三季报交流中均有积极表述。固态电池中期验收有望于11月顺利完成,技术方案将进一步收敛,确定性逐步增强,头部电池厂及整车厂有望于年底前开启新一轮订单招标,看好锂电设备跨年行情。

排版:汪云鹏

校对:廖胜超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